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中的乡村振兴与自动化科技(二)
【建议解读】: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许维泽建议国家给予大力支持,将福建省南平市确定为“全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先行区”和“海峡两岸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并在茶产业发展和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合作方面上给予更多政策倾斜。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是南平打牢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战略。
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的建议围绕如何继续加强对脱贫地区的产业帮扶,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力量的注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建议国家加大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集体经济)的扶持和支持,包括科技投入。
二是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研究开发适用于需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地区的农业机械,国家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的研发制造和推广运用,能够针对某类药材的农业机械更好。同时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许维泽建议:支持南平市打造全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先行区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许维泽建议国家给予大力支持,将福建省南平市确定为“全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先行区”和“海峡两岸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并在茶产业发展和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合作方面上给予更多政策倾斜。
许维泽介绍,福建省南平市是全国著名茶区,六大茶类中有三大类发源于南平,被誉为“红茶鼻祖”“乌龙茶故乡”“白茶发源地”和“万里茶道”起点。冻顶乌龙源于南平市矮脚乌龙,两岸文化同根,茶香同源。全市茶园面积64.3万亩,毛茶总产8.4万吨,毛茶产值43亿元;国家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33家。拥有“政和白茶”“松溪绿茶”等8个中国驰名商标,“武夷岩茶”品牌连续多年位列中国茶叶类品牌价值第2名。
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是南平打牢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战略。
当前,南平正在全力走出一条“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融合发展之路。茶文化方面,创新举办了中国(武夷)“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高峰会、中国武夷红茶国际交流会等活动,建成“武夷茶世界”等一批茶研学精品项目,以茶为主题的民宿业蓬勃兴起。茶产业方面,市、县两级制定出台了“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及专项规划,策划实施了武夷山中国茶树种质资源圃、政和瑞和白茶庄园等53个总投资达99.84亿元的“三茶”重点项目;大力推动武夷山茶产业专业园区、北苑贡茶加工园区、政和白茶标准化产业园区等一批茶加工专业园区落地建设。
茶科技方面,建立了院士工作站、“6˙18”(茶产业)虚拟研究院和福建省茶科技(武夷山)研究院,邀请院士开展武夷岩茶和武夷红茶品质化学特征与保健功能研究、搭建茶产业数字社会化服务平台,制定《南平市绿色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选派中国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等9个高端团队和225名“三茶”科技特派员,为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到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绿色生态茶园27.65万亩,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350亿元;全市约85%的乡镇、50%的行政村、45%的农户近35万人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活动,茶叶实实在在成为南平乡村产业振兴的“金叶子”,初步构建了文化赋魂、科技赋能和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格局。
下一步,南平市将着力打造全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先行区和海峡两岸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力争到2023年,建成一批特色茶加工专业园区和“三茶”示范项目,打造茶种质资源、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和人才培养高地;到2025年,建成全域绿色生态茶园,创建国家级茶树种质资源圃;到2035年,培育规上茶企200家以上,着力打造成世界级茶叶生产、交易、文旅、教育、科研、康养中心。
茶文化方面,加大茶文化遗存科学保护力度,组织编制《万里茶道(武夷山段)保护规划》。深入挖掘闽北茶文化蕴藏的生态、文化、交流等价值,形成科学、标准且各具地方特色的对外传播茶文化读本,持续办好中国(武夷)国际红茶交流活动和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大会等茶事重点活动。
茶产业方面,围绕全产业链发展,大力推广绿色生态茶园建设,加快培育茶产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茶产业化联合体,加快推进茶加工生产线机械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加快推进武夷山、政和等地茶加工专业园区和武夷山抖音基地、中国政和白茶城等一批线上线下营销平台建设。
茶科技方面,发挥南平科技特派员发源地优势,加强同中茶所等高校院所合作,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服务茶产业全产业链,重点加强种业创新,打造茶树种质资源圃,加强茶内含物研究,积极开发茶食品、茶饮料等一批茶精深加工产品,不断延伸茶产业价值链。
耿福能:打造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样板间”助力乡村振兴
73次调研、118份建议、18万字……自201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持续关注中医药发展、新农村建设、产业扶贫等。作为起源于凉山州、扎根于凉山州的医药企业,好医生药业集团如何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网专访了耿福能。
新华网:今年关于乡村振兴,您有什么新的建议?
作为一名老代表,我更加关注“不返贫”和“可持续”。
今年,我的建议围绕如何继续加强对脱贫地区的产业帮扶,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力量的注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建议国家加大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集体经济)的扶持和支持,包括科技投入。
二是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研究开发适用于需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地区的农业机械,国家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的研发制造和推广运用,能够针对某类药材的农业机械更好。同时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新华网:目前,好医生药业集团如何通过医药产业的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是脱贫攻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凉山州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按照“提供良种、负责技术培训、种出来的药材实行保底价收购”的方式推广中药材种植。我们把中药材种植从布拖县推广到昭觉、美姑、越西、喜德、甘洛、雷波、普格、盐源8个县,种类从单一的附子扩展到川续断、大黄、木香、一枝黄花、金银花等十多个品种。同时,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购买农业机械设备提高生产力、建设标准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2021年,好医生集团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档升级。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集中化、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促使产业园区达到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在喜德县两河口镇觉钉村与觉鼎专业合作社合作建立1500亩木香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公司+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公司提供良种,负责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种植,以保底价收购保障经济效益。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今,拖拉机、施耕机、犁铧机、开箱机、覆膜机、抽水机、喷药机等适宜山区农村使用的农业机械,在我们自主经营的产业园区内使用,逐步改变牛耕人种、人背马驮的原始生产方式,为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劳动强度、解放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作用。
新华网:下一步,您认为怎样进一步将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相结合?
我认为,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大有可为。
首先,要以产业为重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全产业链。打通市场、产品、品牌、科研、企业生产、市场准入的全产业链,推动脱贫摘帽地区主导特色产业建得好、管得好、稳得住、可持续。我们在凉山布拖县建设了附子精深加工厂,升级自动化中药饮片生产线,把村民种植的附子全部收购进厂,加工成中药饮片后销售到全国各地,从而形成了“基地种植优质原料-本地收购-工厂精加工-品牌推广-对外销售”的中药材全产业链。
其次,中药的“第一车间”在土里。要从源头把原料的质量把控好,产业链建好以后,科研就要跟上。需要强化中医药产业科技支撑,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中药材溯源体系资金与科技的投入力度,积极引进、示范和推广农业创新成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再次,建立特色中药材现代产业园区,将之打造成为一个“样板间”,对其他地区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有很好的示范指导作用,除了能让产业发展更规范,还能发挥辐射效应。
我要收藏
个赞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