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探讨全球化视野下的“通用人工智能与科学未来”|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主论坛科学前沿全体会议
【ZiDongHua 之 会展赛培坛:通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AI 商汤科技 香港中文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
科学前沿全体会议|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学前沿论坛圆满举办
7月6日,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主论坛科学前沿全体会议(Plenary Session · Scientific Frontier)在上海徐汇西岸圆满举办。
科学前沿全体会议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GAIAA)承办,中国联通、火山引擎和西岸集团作为支持单位。多位全球人工智能及相关交叉领域顶级科学家、高校教授及业内外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化视野下的“通用人工智能与科学未来”。
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出席会议并致辞。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梁颖达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上海市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上海市徐汇区委副书记、区长钟晓咏出席会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主持开幕仪式。
刘多在致辞中指出,面向未来,上海将抢抓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发挥城市功能、技术积累、产业集聚、应用场景、人力资源等综合优势,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和世界级产业集群。
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发表致辞
梁颖达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将聚焦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等重大议题,与国际业界同仁共推发展、共护安全、共享成果。
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梁颖达发表致辞
论坛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李学龙主持。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机构在论坛上发布重大前沿成果,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前沿课题、AIGC技术革新与艺术创作、AI交互范式、AI技术在地球系统基础研究应用等具体议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及圆桌对话。
重磅发布:开启通用大模型新时代
会议期间,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商汤科技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清华大学发布全新升级的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以下简称“书生大模型”),包括“书生·多模态”“书生·浦语”和“书生·天际”等三大基础模型,以及首个面向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的全链条开源体系。
目前,“书生大模型”在130多个评测中性能达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其中,“书生·多模态”无缝整合了语言、图像、视频等多种模态,首次实现通过自然语言定义视觉任务,并具有多模态交互和跨模态生成能力;升级后的“书生·浦语”为国内首个正式发布的支持8K语境长度的千亿参数级语言大模型;“书生·天际”则是全球首个城市级NeRF实景三维大模型,具备千亿参数,在全球首次实现对100平方公里城市实景进行4K高精度建模以及编辑。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助理乔宇教授表示:“实验室坚持以原始创新引领技术进步,以开源开放赋能创新生态;此次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全面升级,模型家族进一步丰富,能力更强,覆盖模态和任务更广。”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助理乔宇教授
在全面升级的同时,书生·浦语也正式开源了一个70亿参数的轻量级版本InternLM-7B,以及贯穿数据、预训练、微调、部署和评测五大环节的全链条工具体系。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林达华教授表示:“在大模型时代,创新仍旧是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源动力;而基座模型和相关的工具体系则是大模型创新的技术基石。通过“书生·浦语”的高质量全方位开源开放,我们希望可以助力大模型的创新和应用,让更多的领域和行业可以受惠于大模型变革的浪潮。”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林达华教授
大师论道:共商AI过去与未来
论坛现场,两位AI顶级学者对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回溯与展望。
图灵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谷歌杰出工程师David A. Patterson(大卫·帕特森),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分别带来了主题演讲。
David A. Patterson发表了题为《A decade of Machine Learning Accelerators: Lessons Learned and Carbon Footprint》的视频演讲。他提到,当前训练某一模型需要产生大量碳排放,如果进一步提升模型准确度,排放数字可能会更大。而在未来,我们有办法让机器学习的能耗和碳排放降低。研究人员有望从模型、硬件、数据中心能效、数据中心位置四方面协同着手,大幅降低机器学习的能耗与碳排放。
David A. Patterson发表视频演讲
在主题为《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the AI Era(人有人的用处: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教育)》的演讲中,郭毅可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人工智能赋能的时代,教师及学习者都更需要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我相信人有人的用处,我觉得聪明的我们应该用我们创作的机器培养更聪明的人,而这些人又去创造更聪明的机器,更聪明的机器培养更聪明的人,这是一个健康的循环。”
郭毅可发表主题演讲
跨界创新:现实比电影更科幻
本次科学前沿大会,新设跨界对话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与电影《流浪地球》系列导演、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郭帆,围绕AIGC的相关话题,开展了一场跨界对谈。对谈由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电影制片人马瑞青主持。
郭帆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逐步进入电影工业化3.0时代,未来,怎么去构思、怎么去拍摄、怎么去宣发,甚至到后期我们放映的影院是什么样的形态,都需要我们重新去理解和认知。我们希望能尽快了解AI在这些场景的应用,搭建起电影工业3.0的雏形”。
张亚勤认为,AIGC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本质上仍是人类的工具,真正的创作、创造、想象力、灵感,还是要来自于艺术家和创作者。科学家、工程师会发明新的算法,不断提升画面质量,增进语义、镜头、场景的连贯性,帮助电影从前期的构思到后期的制作,但不会取代创作本身。
“现实比电影更科幻”跨界对话
圆桌对话:AI如何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和良性发展
随着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性能的不断提升,大模型已成为推动人机交互革命的重要力量。由林达华教授主持,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IAPR/CAAI Fellow、HiDream.ai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梅涛、清华大学教授唐杰、复旦大学教授邱锡鹏、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王梦迪、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潘新钢、微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健伟以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戴勃展开了以“大模型驱动的交互新范式”为主题的圆桌讨论。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科学研究日益成为科学家们关心的话题。大会围绕“AI for Earth”召集全球地球科学专家展开讨论。对话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欧阳万里教授主持,聚焦于AI技术在地球系统基础研究的最新技术进展和成果,以及AI大模型在地球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张捷、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代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副总干事兼预报部主任Florian Pappenberger、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Niklas Boers、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林金泰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白磊共同开展了主题为“AI for Earth: Building a Sustainable Future”的圆桌对话。
四个小时的全体会议,见证了前沿成果的发布与AI从业者的理想和热忱。科学前沿论坛将继续承载学术前沿性与国际开放性的属性,引领全球AI研究者共同探索新的未知领域。
- END -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