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会展赛培坛收录关键词:脑图谱   人工智能  航空航天  大模型  智能驾驶  智能感知  】
  
  【动态】第一届脑图谱与人工智能前沿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1月27日,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脑图谱专业委员会、北京脑网络组与类脑智能学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脑网络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中国解剖学会脑网络组分会承办的“第一届脑图谱与人工智能前沿论坛”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围绕我国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战略发展需求,邀请9名国内知名人工智能、脑图谱与类脑智能、脑机接口领域专家教授做专题学术讲座,共同推动脑图谱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参会人次达数千人,线下约100余人参会,现场气氛活跃。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蒋田仔研究员主持,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惠敏教授致开幕词。
  
  
  
  图 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蒋田仔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图 2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惠敏教授致辞
  
  27日上午的报告围绕“人工智能”专题,由北京科技大学殷绪成教授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史振威教授作了题为“航天遥感大模型及相关应用研究进展”的精彩报告,重点围绕航天遥感图像智能处理,介绍了像素尺度、目标尺度、广域尺度和航天遥感大模型四个方向的最新进展。
  
  
  
  图 3 史振威教授作精彩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的董海荣教授作了题为“轨道交通自主感知与智能协同控制”的精彩报告,重点介绍了未来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中的智能感知、智能驾驶、智能调度、调度控制一体化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李文宇主任作了题为“脑机接口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路径研究”的精彩报告,介绍了脑机接口的发展历程,并指出该技术已经由产业发展的萌芽期逐步进入拓展期,是未来产业重要布局方向。
  
  清华大学季向阳教授作了题为“群体智能决策引擎:分布式多智能体一体化决策框架”的精彩报告,介绍了面向无人系统感知、规划、决策、控制等关键技术,探讨如何从本地仿真、系统仿真、半实物仿真到外场等方式构建验证系统,完成关键算法的深度协同与快速迭代演化。并重点介绍了课题组提出的分布式多智能体一体化决策框架。
  
  专题一结束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余山研究员主持了圆桌论坛,邀请与会专家共同讨论人工智能的共性和领域特异性问题以及脑科学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下午场的第一个专题为类脑智能,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蒋田仔研究员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曾志刚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联想记忆机制的类脑智能研究”精彩报告,介绍了类脑智能的优势、什么是联想记忆以及联想记忆电路分析等相关内容。
  
  南开大学程明明教授作了题为“图像自适应感知”的精彩报告,重点介绍了图像自适应感知技术,包括粒度自适应表征与结构化度量、算力自适应的高效视觉感知和通用属性知识引导的视觉感知等方面的重要进展。
  
  随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李国齐研究员作了题为“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类脑大模型的初步思考”的精彩报告,介绍了类脑计算概念和定义,脉冲类脑大模型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短暂茶歇后开始了本次论坛的第三个专题:脑机接口,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杨正宜副研究员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张治国教授带来了题为“面向个体化神经解码与调控的脑电信号智能分析”报告,重点介绍了课题组基于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一系列个体化的脑电信号智能处理算法,实现对情绪、认知和语言的精准解码和对于感知认知的个体化调控,及其在脑疾病方面的应用。
  
  天津大学许敏鹏教授作了题为“无创脑机接口发展与挑战”的精彩报告,重点介绍了无创脑机接口的优缺点、研究现状和发展挑战等。
  
  专题二和专题三结束后,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左年明研究员主持了圆桌讨论,与会专家共同讨论了类脑智能和脑机接口研究的现状、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
 
  
  最后,蒋田仔研究员作了总结致辞,再次感谢各位专家莅临现场分享各自的重要工作和远道而来的各位参会人员。至此,本次论坛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来源:CSIG脑图谱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