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会展赛培坛收录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智慧城市 数字化转型】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举行
 
  
  24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举行,围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分享前沿成果,共话数字未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主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宣读“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的批复,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发言,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致辞。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曦,河北省副省长董兆伟,福建省副省长林文斌等领导出席。
  
 
  
  刘烈宏指出——
  
  建设数字中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基础。
  
  丁薛祥副总理在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带领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据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本次主论坛围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旨在展示数字中国建设最新成果,分享发展经验,凝聚发展共识,必将推动全面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步伐。
  
  郭宁宁代表福州市委市政府向莅临福州、出席盛会的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她说——
  
  福建福州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亲自擘画蓝图、倾注心血和一如既往的关怀支持,得益于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效应持续释放,近年来数字福州建设如火如荼,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福州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以举办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为契机,聚焦强化高水平数字化支撑,聚焦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的乘数效应,聚焦数字技术赋能,扎实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展数字多场景应用,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努力让新质生产力在有福之州这片“数字沃土”奔流涌动。
  
  希望大家用好峰会平台,交流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与福州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共创数字中国美好未来。
  
  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关村实验室主任吴建平,中国电科董事长王海波,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中国电子董事长曾毅,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新华三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华为高级副总裁曹既斌发表主旨演讲。会上还发布了承担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任务的城市名单、“数据要素×”典型案例以及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倡议。
  
  图片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开幕式与主论坛精彩观点采撷
  
  昨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开幕式与主论坛上,政产学研相关人士聚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峰会主题,纵论数字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谋划数字世界构建的美好愿景,不断探寻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答案,为参会者呈现了一场智慧交融、亮点频出的思想盛宴。本报摘登部分发言者观点,以飨读者。
  
  共筑数智之基
  
  打通数据资源循环堵点
  
  中国移动董事长 杨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信息和能量融合创新纵深推进,数据、算力、人工智能共同构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
  
  在数据要素方面,中国移动全力打造梧桐大数据平台,积淀数据资源超2000PB,建成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数联网,推动数据跨界融合应用;算力方面,中国移动开创性提出算力网络理念,建设以算为中心、网为根基、智为引擎,多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算力网络,加快完善算网基础设施体系、关键技术体系、产品服务体系,优化全国性智算中心和边缘智算节点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移动探索体系化人工智能发展模式,自主研发“九天”系列通用大模型,在央企中率先通过国家“双备案”,正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推出通专结合的多模态千亿级大模型,加速向万亿参数迈进,打造超百项AI应用标杆项目。
  
  高质量数据、高性能算力、高水平算法的系统集成、融合创新,加速经济社会发展从“+AI”向“AI+”迈进。中国移动期待与社会各方携手并进,共同推动数字技术协同创新运用,促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容提速,打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堵点,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发挥“乘数效应”
  
  共创数字中国美好生活
  
  蓝象智联公司创始人 童玲
  
  我国创新性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为企业特别是我们数商型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的增长机遇。蓝象智联成立的4年,恰逢中国数据要素流通蓬勃发展。特别是“数据二十条”发布后,我们明显感受到行业有几个显著变化。第一,这两年由于公共数据的开放和授权运营,市场上数据供给在稳步增加。第二,数据产权三权分置和相关制度的推出,为我们这些从业企业设立了明晰的合规框架,让整个行业可以更健康长久地发展。第三,数据开发利用的产业生态更加多样化,“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为业界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引领。
  
  蓝象智联作为技术服务商,配合各家数据要素基础设施建设机构,基于隐私计算等技术,让敏感数据在数据汇聚、处理、流通、应用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不暴露隐私的密文状态,这套技术体系目前已在200多家国内头部金融、政务及数据源机构得到生产验证,构建了400多个站点。我们将继续以安全为底座,以数据价值创造为引导,与众多数据要素生态企业一起,共同持续探索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路径,让公共服务更加普惠便捷,共创数字中国美好生活。
  
  携手各方
  
  拓展气象数据应用新场景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振林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不断健全跨部门、跨领域数字服务新模式,持续拓展气象数据要素应用新场景,在筑牢数据根基、攻关数字技术、推进新兴科技应用、管好用好气象数据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为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气象部门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友好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数据、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与社会各界携手前行、奋发作为。
  
  一是加快构建气象数据规划新图景。将与各相关部门共建开放合作、融合发展的气象数据应用机制,协同构建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地球系统数据资源体系,全力建设地球系统大数据平台。
  
  二是努力实现气象数字科技新突破。将扎实推进数字孪生大气系统建设,加快发展地球系统数值预报和人工智能气象大模型业务系统,进一步丰富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体系。
  
  三是充分发挥气象数据要素新动能。将探索构建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推进“气象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适时推出一批支持气象数据要素创新发展的政策、标准,持续打造典型应用场景,赋能实体经济。
  
  四是切实筑牢气象数据安全新屏障。将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气象数据要素流通全链条监管体系,健全气象数据身份证安全监管制度,持续完善数据安全防护基础设施。
  
  筑牢安全防线
  
  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关村实验室主任 吴建平
  
  中关村实验室作为国家网络安全领域的新型科研事业单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使命驱动,聚焦网络安全领域的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
  
  我们发现,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拓展了空间,同时认识到统筹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与安全十分重要。数据安全是保障数据要素市场有序发展的必要前提。我们要提升安全的技术保障水平,在数据要素流通各环节交叉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建设安全可信的数据基础设施,发展可信的数据空间,为数据要素流动安全合规提供技术支撑。
  
  促进数据跨境流动,已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要以高水平的开放积极应对,进一步加强数据流动的安全风险评估,强化数据跨境流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的能力。
  
  不断优化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治理规则也同样重要。需要在充分参与、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规则,妥善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大型互联网企业必须加强合作,形成协同治理的格局。
  
  激发数据创新动能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 王海波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扮演了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性生产要素双重身份,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中国电科抢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央企创新主体和产业带动作用,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注入动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数据要素驱动,有力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中国电科在数字政府、数字水利、智慧民航等重点领域,打造了一批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助力千行百业提升竞争力。
  
  二是把握前沿技术趋势,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效整合资金、技术、产品、人才和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创技术策源地等创新载体的作用,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数据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坚持开放协同的理念,构建融通发展的数字产业生态。中国电科将积极联合外部力量,形成推动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打造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赋能中小企业发展。
  
  下一步中国电科将积极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持续深化“一巩固三做强”的业务布局,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AI服务普惠化
  
  便利每个人的生活
  
  蚂蚁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井贤栋
  
  科技创新始终是蚂蚁发展的原动力。20年前,我们创立了支付宝,二维码让移动支付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日常。10年前,我们创立了蚂蚁金服,大数据技术让再小的企业也能获得普惠金融服务。下个10年,蚂蚁将聚焦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技术,以更大力度投入科技创新。
  
  蚂蚁是国内较早布局AI大模型的厂商,自研的百灵大模型去年已通过备案。蚂蚁大模型坚持面向产业、全栈布局,当下重点破局三个应用。
  
  “支付宝智能助理”围绕吃、喝、行、游、办事、买票、娱乐等数十种生活场景,希望做每个人的智能办事助理;全国首个AI就医助理“安诊儿”,运用亚运同款数字人技术,让每个患者在就诊全程都有贴心的数字陪诊员;金融管家“支小宝”提供投资者教育、市场行情、财经资讯等个性化服务,让每个投资者都有一个私人理财专家。
  
  我们希望让AI像扫码支付一样便利每个人的生活,为老百姓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蚂蚁将通过三个“管家”,推动AI服务普惠化,同时通过规模化的应用,不断拉练和提升底层模型能力。
  
  以高质量数据供给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党组书记、董事长 曾毅
  
  近几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的直接领导下,在有关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电子围绕数据要素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第一,探索开展数据治理理论研究。中国电子和清华大学多个院系,以及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共同组建了理论研究团队,已经形成了以数据要素概念为主的一批理论研究成果。
  
  第二,组织开展数据流通和安全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构建“3+3+N”产品谱系,已经应用于5个城市和多个重点行业。
  
  第三,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我们在郑州、德阳等地大胆进行了实验,发现有大量的数据其实是没有价值的。
  
  第四,积极推动数据要素生态建设。我们和交易平台、数据产生的部门和单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把多地关联起来,力图构建一个数据要素的初步生态。
  
  从研究和实践的进展来看,我们感觉到理论问题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要注重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部分。我们衷心希望今后,在国家大数据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更多地和民营企业通力合作,共同为国家数据要素资源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网算数智”全面创新
  
  释放数据新要素价值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自学
  
  我们正处在一个加速演进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今天我结合中兴通讯的技术创新及实践,分享几点思考和体会。
  
  第一,“网”与“算”互相促进、逐步融合。网络与算力都是顶层的数字基础设施。两者互相促进,万物互联产生海量数据,拉动了AI技术的突破以及算力的持续增长。逐步融合体现在算力均衡部署以及边缘节点融合。产业数字化创新应用,算力需求从通算转移到智算,需要在云计算中心和边缘节点之间均衡部署算力,实现算力在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均衡。
  
  第二,“数”与“智”互相结合、多模融合。大数据与大模型属于中间层的数字基础设施,在不断创新突破的同时呈现了互相结合、多模融合的特点。互相结合体现在数据对于大模型训练而言必不可少,高质量的数据日趋紧缺,而大模型进步,反过来支撑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多模融合体现在多模态数据的利用,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
  
  总体而言,网、算、数、智共同构筑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关键性问题。中兴通讯作为“数字经济筑路者”,将持续强化底层核心技术突破,持续引领网络技术创新,加快向“连接+算力”拓展,不断推进隐私计算、大模型等技术创新,与广大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共同推进“网算数智”全面创新,充分释放数据新要素价值,共同打造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通用大模型底座
  
  决定专业模型能力和水平
  
  科大讯飞董事长 刘庆峰
  
  无论是产业数字化还是数字产业化,都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那就是大数据带来通用人工智能的全新浪潮。
  
  当前的通用人工智能具有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代码以及多模态能力,推动万物互联时代更快到来,也会实现科研范式和生产方面的重大革命。
  
  通用大模型底座决定了行业和专业模型的能力和水平。如果没有通用大模型的底座能力,我们所有的行业和场景优势,都是构建在别人的肩膀之上。因此,中国要发展自主可控通用大模型。
  
  今年1月30日,首个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全民开放大模型星火V3.5正式发布,其总体性能已经达到“GPT-4”95%的水平,部分能力实现超越,而且我们还在不断进步。到6月,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中英文都对标“GPT-4”最好的水平。未来如果“GPT-5”发布,可能会面临短暂的挑战,但是没关系,我们会迅速再跟上。
  
  我想大模型的赋能,不仅仅是一句空话,已经落到越来越多场景上,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释放想象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柯瑞文
  
  “数字福建”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中国电信从一开始就坚决响应、积极落实。
  
  中国电信网络基础进一步夯实:天翼云作为国家云的框架已经全面成形,是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建成全球最大的量子城域网,量子密话用户规模全球领先;在全球率先实现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服务,现在又推出了汽车直连卫星服务;打造千亿参数规模的星辰大模型,推出“灵泽”数据平台等。这些成绩都是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结果。
  
  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数字中国必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电信正结合企业实际,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电信将重点攻关异构云调度、智算网络、云网操作系统等卡点技术,为算力资源高质量供给持续贡献创新方案。在人工智能、量子、网络领域,持续攻关通用大模型和量子计算云平台,加快6G网络架构与标准研究,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充分释放数据价值
  
  需要发挥多方力量
  
  紫光股份董事长、
  
  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于英涛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数”奔跑、乘“数”而上,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经在政府及金融、医疗、教育、交通、能源等众多场景发挥乘数效应。
  
  去年以来,大模型牵引下的数据应用,进一步开启了科技与想象的融合之旅,为“数据要素×”提供了无限可能。在充分畅想AIGC时代数据应用美好前景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数据价值的充分释放,需要进一步解决好高质量数据供给、高可靠数据安全、高黏性应用场景等方面的挑战,这需要充分发挥政府、数字基础设施制造商、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行业协会等多方的协同合力。
  
  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新华三持续强化技术、产品和应用创新,聚焦数据治理、安全防护、数据训练、场景应用“四向发力”,赋能数据要素更好地“动起来、用起来”,加速数据价值涌现。未来,新华三作为数据应用全栈能力的提供者、大模型场景落地的精耕践行者,将继续与相关各方一道,以数据为彩笔,以场景为画布,共绘数字中国产业发展壮美蓝图。
  
  数字业务出海
  
  是拓展增量市场必由之路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
  
  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 汤道生
  
  数字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充分挖掘、释放数据的生产要素价值。在我看来,科技创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应用场景是数字中国建设的独特优势,数字业务出海是拓展增量市场的必由之路。
  
  以扎实的技术,性能卓越、自主可控的产品,构筑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我们发布了全链路自研的混元大模型,语言与推理能力和专业领域覆盖都处于国内与国际大模型领跑梯队。
  
  以场景化的应用创新,推动数实融合,增强我国数字经济的独特优势。我们打造了营、销、服一体化的“全域数字化零售解决方案”,与近千家头部零售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以数字技术出海,助力中国企业开拓增量市场,参与全球竞争。腾讯云以遍布全球的云基础设施,助力许多中国企业到海外创业,并服务了欧美、日韩、东南亚的当地企业。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数字技术是重要引擎。腾讯将持续聚焦核心数字技术和产品创新,助力数字中国的建设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通过架构创新
  
  打造AI应用“百花园”的“黑土地”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地区部总裁 曹既斌
  
  我们认为,AI应该更多地赋能千行万业。
  
  去年我们正式发布了盘古大模型3.0,定义为“解难题、做难事”,真正解决行业难题,创造行业价值。我们将积极沿着这条路,与众多伙伴、客户一起开展大模型的创新应用实践。我们也希望在网络基础设施管理、算力基础设施、数据流通基础设施三大领域,通过系统架构创新,打造AI应用“百花园”的“黑土地”。
  
  一是通过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实现端云算力协同,释放对端侧算力和功耗的压力,开启更多创新应用。二是持续优化算力的基础设施,以带宽、空间、能源来换取算力,通过大规模的集群和软件调度能力,提升算力服务体验。三是进一步探索可信、可控、可证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
  
  我们非常愿意与社会各界一起开放合作、持续创新,共同打造坚实的数据基础底座,加速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为新质生产力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图片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
  
  发布系列成果
  
  昨日下午,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活动宣读了关于筹建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通知,发布了承担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任务的城市名单、“数据要素×”典型案例、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倡议。
  
  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负责数据资源、数据技术、数据流通、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等基础通用标准,以及支撑数据流通利用的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和保障数据流通利用的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筹建单位和业务指导单位为国家数据局,秘书处承担单位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在国家数据局指导下,按照《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做好筹建工作。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欢迎数据领域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各级数据主管部门及广大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数据领域标准化工作,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标准化力量。
  
  承担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任务的城市包括四川省成都市、辽宁省沈阳市、安徽省合肥市、湖南省长沙市、海南省海口市、河北省保定市、山西省大同市。
  
  国家数据局会同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发布首批2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案例涵盖了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12个行业和领域,覆盖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四川、安徽、湖南、湖北、广东、福建、山东、新疆等12个省市,以及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有力展示了有关单位促进数据要素开发利用的典型经验做法,彰显了数据要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乘数效应。
  
  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对于提高数据流通和交易效率,吸引各类金融主体、数据商参与数字流通交易,推动构建统一开放、活跃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家数据局的组织推动下,24家数据交易机构共同发起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倡议。国家数据局将组织数据交易机构加强协作,共同推进数据产品“一地上架、全国互认”,数据需求“一地提出,全国响应”,数据交易“一套标准,全国共通”,参与主体“一地注册,全国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