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之会展赛培坛收录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 智慧电力 配电设备 人工智能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新型电力系统风险控制与安全评估专业委员会智慧电力与能源安全专题研讨会暨2024年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2024年11月15日-17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新型电力系统风险控制与安全评估专委会在浙江海宁成功举办智慧电力与能源安全专题研讨会暨2024年学术年会。会议主题为“智慧电力与能源安全”,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新型电力系统风险控制与安全评估专委会、西安交通大学、《智慧电力》编辑部、Smart Power&Energy Security编辑部主办。
 
 
  会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薛禹胜,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委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邱爱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王锡凡教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姚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党委书记陈梅,南方电网公司系统运行总监、总调党委书记李建设,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继东,海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一鸣,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陕西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罗建勇和来自政府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电网公司、能源电力企业的代表约260人参加会议。开幕式及院士专家主旨报告环节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别朝红主持。
 
  陈梅在致辞中指出,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能源供需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保障能源安全成为各国政府和能源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努力打造引领型、学习型、服务型、国际型新学会,将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引导广大能源电力科技工作者加强科研攻关,努力取得更多引领性、战略性、创新性的成果,在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步伐、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方面展现更大作为。
 
  陈梅致辞
 
  刘继东表示,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以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为契机,加快推进原创性技术创新攻关,在低频输电、氢电耦合、大电网安全控制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有力提升了浙江大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和技术水平,为我国电力科技发展提供了浙江方案和浙江经验。希望借此次会议机会学习吸收先进成果,得到专家学者指导帮助,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浙江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
 
  王一鸣提到,近年来海宁建成全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浙江首个绿色低碳工业园建设示范区,开展绿色电力消费核算,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研究院,推动国家级新型电力系统先行县建设,全面布局光伏制造业和储能产业,以科技创新为重点,保持光电转化率领先优势,总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发展势头。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与海宁携手打造“学术+应用、技术+制度、创新+产业”的新样板。
 
 
  王一鸣致辞
 
  罗建勇代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薛鸿致辞。他表示,专委会自2023年初成立以来,主动对接国家能源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电力企业,在服务政府科学决策、学术交流、科技创新、电力科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本次会议为专家学者提供发表真知灼见的平台,共同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智慧和力量。
 
  16日下午,国家能源局安监司副司长阎秀文主持《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修订立法评估研究项目成果专题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条例》修订思路和原则、修订内容等展开深入探讨。中国电科院盛万兴院士主持《新型电力系统用户侧安全体系研究》项目成果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新型电力系统用户侧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从政策和技术两方面提出了建议。邱爱慈院士、舒印彪院士、姚强副理事长、陈梅书记、刘继东总经理,以及来自国家能源局派驻地方机构、电网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项目参与单位代表等参加专题研讨。
 
  院士专家主旨报告环节,薛禹胜院士作题为《新型电力系统在CPSS视角下的规划与运行》的报告。报告以CPSS-EEE(信息Cyber-物理Physical-社会Social-系统System概念下的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经济Economy协同发展)为理论框架,进行了规划类任务优化思路的比较,最终得出候选路径评选法(CPE)特别适用于复杂系统演化目标-路径的优化的结论。
 
  薛禹胜院士作报告
 
  邱爱慈院士作题为《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应对强电磁脉冲极端环境能力的思考》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强电磁脉冲攻击的安全风险及美国已开展的体系化研究工作,分析了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强电磁脉冲防御面临的五方面技术挑战和已开展的,从顶层设计、试验平台建设、科技攻关层面提出了建议。
 
  邱爱慈院士作报告
 
  李立浧院士作题为《新型电网是新型能源电力体系的核心》的报告。报告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要义,提出了新型能源电力体系构建过程中亟待突破的十个方面关键技术,揭示了透明电网在新型电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透明电网的核心要素。
 
  李立浧院士作报告
 
  舒印彪院士作题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新挑战及技术应对》的报告。报告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安全新挑战,从安全经济高效推进电力转型、发挥我国电力系统管理独特优势、深化新型电力系统基础理论研究、完善随机性规划方法、优化电网结构布局、持续提升系统运行管理水平、建立主动防御体系、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发挥标准引领作用等9个方面提出以科技创新增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的建议。
 
  舒印彪院士作报告
 
  姚强作题为《新型电力系统理念、目标、路径探讨》的报告。报告介绍了NGN(NET+GRID+NET)新型电力系统理念,提出县域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构造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然选择,并分享了兰考、广水、海宁在县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的实践经验以及德国、法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的经验。
 
  姚强作报告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三级调研员张锐作题为《关于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治理体系的思考与政策宣贯》的报告。报告解读了电力安全治理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安全治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对国家能源局近期印发的《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办法》等文件进行了宣贯。
 
  张锐作报告
 
  专题报告环节由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郝治国,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勇主持。清华大学电机系长聘教授吴文传在《新能源自适应构网控制与主动支撑技术》的报告中,给出了新能源自适应构网控制与场站(集群)主动支撑技术的整体架构,提出了新能源自适应新型构网控制技术、新能源集群/场站主动支撑控制技术,通过工程案例展示了所提技术的有效性。
 
  吴文传作报告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叶华作题为《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值计算与振荡稳定性分析》的报告。报告建立了考虑时滞影响、基于谱离散化的电力系统特征值高效、准确计算方法,揭示并分析了空充情况下换流变杂散电容导致送端MMC发生高频振荡的机理,探索了基于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的新型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分析方法。
 
  叶华作报告
 
  浙江大学文福拴教授在题为《配电系统故障后的微电网构造、调度与恢复》的报告中针对配电系统故障后的微电网构造阶段,给出了将配电系统从初始故障状态发展至所需微电网运行状态的具体实施方法;针对微电网调度阶段,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微电网实时调度策略;针对配电系统恢复阶段,提出了一种计及维修队调度与冷负荷恢复协同的配电系统动态恢复策略,以实现配电系统由故障状态向正常运行状态的平稳过渡。
 
  文福拴作报告
 
  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阮江军教授作题为《电力设备电磁多物理场仿真及其在状态数字感知中的应用》的报告。报告阐述了电磁多物理场仿真技术对电力设备状态感知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数字感知技术在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电缆接头温度与接触状态、隔离开关机械状态等方面的应用。
 
  阮江军作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陈晨教授在《配电系统信息-物理协同弹性提升方法》的报告中,提出利用源网荷储灵活资源开展配电系统应急恢复,提供了利用微电网和分布式能源两种方案提高供电持续性,并从信息-物理协同视角下提出了基于无线应急通信部署和基于SDN通信恢复的两种配电系统应急恢复策略。
 
  陈晨作报告
 
  东南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汤奕在《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电碳协同发展路径》的报告中回顾了全国碳市场政策、绿电绿证市场政策发展历程,分析了电碳协同面临的问题与矛盾,梳理了电碳协同发展“看、算、理、用”的逻辑连接,以及电力系统与信息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基础与反馈提升关系,并展望了电碳协同的应用场景。
 
  汤奕作报告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李武华教授在《构网型电力电子装备暂态支撑能力增强技术初探》的报告中,分析了构网型变流器耐受力弱的根本原因,给出了构网型变流器短时过载能力增强的研究框架,提出了多层级调控方法,并以控制参数优化为例详细讨论以开关频率作为自由度的过载能力增强技术及归一化对标方法。
 
  李武华作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段超教授在《基于关键准稳态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初探》的专题报告中,揭示了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类型与本质,提出了基于准稳态建模的电力系统暂稳直接评估方法,探讨了基于新能源参数优化的暂稳水平提升策略,分析了不同安全稳定问题对应的关键准稳态时刻。
 
  段超作报告
 
  河海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王冲教授在《面向复杂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弹性提升》的报告中,建立了功率接纳边界模型,介绍了基于序贯安全域的预调度方法,提出了过程性状态驱动的自适应响应策略和随机事件驱动的恢复策略。
 
  王冲作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学院许寅教授在《考虑公共安全影响的城市电网韧性评估方法》的报告中提出了基于尾部标度率和数据迁移的台风强度概率特性建模方法,实现了小样本下台风强度尾部概率可信建模;提出了以电网为核心的生命线系统动力学建模和仿真方法,实现了极端事件影响跨系统传播过程准确推演;提出了计及极端事件强度概率分布与致灾模式的韧性评估方法,客观量化城市电网面临的极端安全风险。
 
  许寅作报告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侯恺副教授在《改进状态枚举法及其在可靠性与韧性评估中的应用》的报告中,阐述了改进状态枚举法的研究总体架构及影响增量方法、状态相似性方法、序贯解析评估方法,展示了改进状态枚举法在电力系统扩展规划方案可靠性评估、调度操作可靠性评估、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侯恺作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新能源与电力系主任侯慧在《台风灾害下配电设备的人工智能预测方法》报告中,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XGBoost台风暴雨电力气象混合预测模型,有效提升预测精度至40.84%以上;提出一种基于WGAN-DEL的配网受损杆塔预测模型,能有效提升生成受损杆塔样本质量,对单一模型的预测性能具有一定提升,并能有效挖掘致灾因素,识别关键特征变量。
 
  侯慧作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柳璐在《安全约束下的源网协同优化方法》报告中介绍了计及频率安全的多类型电源协同优化规划方法和计及电压安全的源网协同优化规划方法,并认为应进一步采用更全面的频率安全、电压安全指标表征,结合人工智能发展,研究高效、准确求解算法。
 
  柳璐作报告
 
  本次会议聚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治理与电力安全新格局,探讨新能源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围绕国家能源局委托专委会开展的《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修订立法评估、新型电力系统用户侧安全体系研究两个项目进行专题研讨。会议同期还举行了专委会2024年工作会议和Smart Power&Energy Security新刊发布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