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荟萃!无问芯穹亮相腾冲科学家论坛,共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AI算力科研与产业落地
群英荟萃!无问芯穹亮相腾冲科学家论坛,共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AI算力科研与产业落地
12月6日,2024年腾冲科学家论坛在云南省腾冲市开幕。论坛以“科学·全球创新与科学家使命——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到诺贝尔奖得主“宇宙胚胎学之父”乔治·斯穆特、100多位“两院”院士、18名国外院士、6名“C9”大学校长、26名“985工程”大学校长、众多青年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代表齐聚腾冲。
2024年腾冲科学家论坛
开幕式当天,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中国移动主办,CCF大模型论坛执委会、智谱、无问芯穹、云南移动承办,中国移动研究院协办的人工智能论坛同期举行。2024年,是人工智能浪潮继续席卷全球的一年,这也是腾冲科学家论坛成立以来,首次设置人工智能主题论坛,多名院士学者、教育家与企业家汇聚一堂,以“边峰之城,智能之滇”为题,聚焦大模型时代的人工智能科学发展脉络与产业前瞻展开讨论。
腾冲科学家论坛首届人工智能主题论坛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勇,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腾冲科学家论坛主席顾秉林,中国移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同庆依次为首届人工智能论坛开场致辞。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发展人工智能作出系统部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文四次提及人工智能。今天,腾冲科学家论坛增设人工智能分论坛,既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积极回应,也是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汇聚的探索实践。”
作为腾冲科学家论坛的倡议发起人之一,顾秉林院士在会上表示:“近几年来,我们见证了人工智能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对文化、科技、政治、社会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衷心地期望,今天的论坛能够在多个方面取得共识、形成规划,使人工智能的红利在这里强劲地释放,让我们的论坛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云南及腾冲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将人工智能的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云南、全国乃至世界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腾冲科学家论坛主席
顾秉林先生致辞
中国移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同庆表示:“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新挑战,中国移动愿进一步发挥好自身优势,当好科技创新主力军,做好产业发展排头兵,携手产学研用各界合作伙伴一道,推动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云南,助力云南省加快建设南亚东南亚信息大通道,为云南产业数智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国家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移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同庆致辞
论坛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宗本,与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作特邀报告。
以大模型为特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近年来迅猛发展,被广泛认为存在强大的智能涌现能力。然而什么是智能涌现?是什么要素催生了智能涌现?大模型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智能涌现?徐宗本院士带来的《大模型的智能涌现/尺度律判定准则》报告,为这些充满着疑惑和争论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数学框架和数学理论来加以解析,与在场观众分享了由这一框架推导而来的智能涌现条件分析。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宗本作特邀报告
通过对齐技术,模型能够根据反馈和环境变化自我优化,提升其在科学研究中的表现。郭毅可院士在特邀报告《培养机器科学家:工程视角》中指出,基于其团队提出的一种新框架,结合自适应学习机制和知识传递方法,能够使得模型通过实验验证和迭代学习不断改进自身的研究能力,甚至可以能够生成新的科学假设,为未来的科学智能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
郭毅可作特邀报告
随后,论坛邀请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唐杰,电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汪玉,计算机系博世人工智能冠名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朱军,计算机系副教授刘知远,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邱锡鹏,中国移动集团首席科学家冯俊兰,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周红,中石油(北京)数智研究院院长杨文军发表主旨演讲。
近年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中国最早从事大模型研究的团队之一,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唐杰携团队成果GLM系列自研模型,带来题为《GLM:从大模型看AGI的发展》的演讲,分享了他对如何促进大模型语言、推理以及工具使用的增强并更快更好实现多模态融合的看法,以及他对AGI的一些思考,包括未来AI之路和可能面临的技术挑战等。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唐杰作主旨演讲
随着AI从感知智能发展到认知智能阶段,以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为代表的AI 2.0模型对算力需求激增,硬件系统的能耗开销逐渐“供不应求”。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无问芯穹发起人汪玉在《算力到机器人的研究与思考》演讲中,介绍了以软硬件协同优化提升智能系统能效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下一阶段人工智能发展方向,探讨基于数据驱动的具身智能、群体智能研究路线。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汪玉作主旨演讲
生成式模型发展迅速,扩散概率模型在跨模态的文图生成、3D生成、视频生成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世人工智能冠名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朱军带来《扩散模型:不止于高维数据生成》主旨演讲,介绍了基于扩散模型的高维数据生成(如图像、3D、视频等)、基于预训练扩散模型的鲁棒分类,以及利用扩散模型的离线强化学习等内容。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世人工智能冠名教授
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朱军作主旨演讲
模型规模定律(Scaling Law)是否长期有效?面向未来,大模型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就是不断增加模型参数规模以追求更多智能涌现吗?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刘知远发表《大模型的密度定律、推论与预测》演讲,提出大模型的密度定律(Densing Law),总结大模型能力密度持续增强的趋势,揭示端侧智能的巨大潜力,并指出未来应持续探索大模型科学化建设路径,不断改进模型制造工艺,实现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清华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
指导中心主任刘知远作主旨演讲
尽管大语言模型已呈现出极高的通用性,但在处理复杂、多模态和长期记忆任务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上海市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委会主任邱锡鹏在《从大语言模型到世界模型》中介绍了如何让大语言模型通过和实际环境交互来进行持续学习,缓解其在理解物理世界和社会世界时的局限,从而真正转变为“世界模型”。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上海市
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委会主任邱锡鹏作主旨演讲
中国移动集团首席科学家、IEEE Fellow冯俊兰带来《大模型走向深度智能的进展进展与挑战》主旨演讲,强调“AI+X”核心是以通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业务内核,实现全新业务形态与模式,同时总结了AI+运营服务、新型创造、新质生产和战略决策的实践案例和问题,并分享中国移动在人工智能平台、大模型体系等方面建设成效以及“体系化人工智能”等原创技术成果,并基于多种形式与产学研各界协同共建技术生态与产业生态。
中国移动集团首席科学家、IEEE Fellow
冯俊兰作主旨演讲
更多的数据、更好的算法以及更强大的算力,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面智能化的新纪元。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周红在《从What到Why与How,发展准确、高效与创造性智能》演讲中探讨了对未来科技趋势的洞察,提出两个关键科学问题和八个技术方向在内的未来科技发展十大挑战,分享了华为公司在AI服务生活与生产、科研与教育的实践,启发我们共同塑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智能世界。
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周红作主旨演讲
随后,中石油(北京)数智研究院院长杨文军为现场观众带来分享《能源化工行业大模型应用实践》,他详细介绍了中国石油在昆仑大模型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应用方面的创新工作方法和显著成效。这些成效涵盖了大模型的顶层设计、模型训练、行业数据集的构建以及AI中台的建设等关键措施。杨院长还与观众分享了中国石油已经投产的AI应用的运行情况及其所带来的价值,包括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能力等多个方面。
中石油(北京)数智研究院院长杨文军作主旨演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工智能论坛尾声,由邱锡鹏教授主持的题为《产学研融合对话:拾创新之柴,高智能之焰》圆桌上,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研究馆员汪潇潇,中兴通讯副总裁、技术规划副总经理段向阳、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兼CEO夏立雪、中国移动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智慧运营中心副总经理金镝、智谱生态基金管理合伙人张鸣晨参与讨论。
《产学研融合对话:拾创新之柴,高智能之焰》圆桌现场
夏立雪表示,“产业要学会识别出最重要的问题,再回到实验室当中去找答案,用产业需求牵引出技术创新,这样才能够促进产业与研究的正向循环。”无问芯穹技术团队发源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始于研究、反哺研究,致力于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推动科技创新,助力人工智能科学研究与产业落地的降本增效。未来,无问芯穹期待与业界同仁们“众人拾柴火焰高”式地促进产学研高质量融合,为中国乃至世界人工智能领域培养出更多“未来产业家”、“未来科学家”,推动人工智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CEO夏立雪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加速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本届腾冲科学家论坛人工智能论坛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我们期待通过众多院士学者、教育家与企业家在这一平台上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协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助力构建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为建立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要收藏
个赞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