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赛道蓄势待发,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11赛道蓄势待发,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1月11日,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在福建省福州市顺利启动。本届大赛共设11个赛道,将于2025年1月中旬开启报名,总奖金达600万元。
从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数字中国创新大赛自2019年举办首届以来共汇聚了全国数百家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高校等多方生态合作伙伴协同办赛,报名参赛选手超13万人,吸引了全球各行业优质团队与专业人才参与,共同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和数字产业发展。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秉承改革创新精神,继续依托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平台,遵循开放合作办赛、高规格机构执行、贴近产业应用的原则,采取多赛道并行的组织形式办赛。本次大赛将数据要素作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围绕高质量构建数字化基础、引领数字产业发展、营造数字发展良好氛围等方面,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更加契合,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更加深度融合,争取为进一步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在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的各赛道中,数字城市赛道已经成功举办三届,聚焦了数字城市新质生产力,汇聚了数字城市各方面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优秀创新青年,建成三方联动的数字城市高峰赋能平台,希望今年能有更多城市、机构、学者、企业和高校青年参与,擦亮中国建造的品牌,共同探索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新的、实践的、多元的路径。
作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品牌专业赛事,本届大赛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组委会主办,福建省数据管理局、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和福州、三明、龙岩市政府共同承办,国家信息中心参与赛事组织策划。
本届大赛围绕《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在充分梳理历届赛事工作的基础上,依据各赛道的组织形式及特点对赛道进行优化、增减,面向基础夯实、数字赋能、产业发展、人才支撑四个领域共设11个赛道,力求做到“老赛道有新亮点,新赛道有新突破”。
数据与智能同行
筑牢数字安全底座
数据要素赛道
以“以数提质多源数据融合赋能数智化发展”为主题,围绕数据空间赋能能源行业,解决技术化创新、业务化融合和生态化发展问题,聚焦重点产业、公共社会数据融合开发及数据空间资产、数字产业化、城市数字化等方向数据应用转化,促进构建可信数字空间,推进新型数据资源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安全赛道
以“筑牢数字安全底座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赛道包括数据安全产业、时空数据安全两个子赛道,围绕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创新、卫星应用和无人机时空数据安全问题,促进数字技术与实际应用深度融合,加强加密、访问、认证、权限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开发。
人工智能赛道
以“AI赋能自主领航”为主题,根据当前大模型技术演进趋势和应用特点,开发性能卓越、契合行业需求的AI应用,促进产教研学用一体化发展,加速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智能科技赛道
以“智慧赋能新质发展”为主题,重点聚焦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系统等应用创新方向,挖掘优质项目和创新人才,构建循环畅通、底座稳健的智能科技发展体系。
业态与人居携手
赋能数字生活服务
数字城市赛道
以“智绿城市中国建造”为主题,基于智慧韧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发掘、推广承受适应能力强、恢复速度快的数智韧性城市建设标杆案例,助力全球城市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数字金融赛道
以“创新无界智启未来”为主题,围绕数字金融和场景生态两大领域,探索新场景、新业务、新模式,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行业生态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数字金融动力。
数字文旅赛道
以“数智文旅融创未来”为主题,围绕科技赋能和数字化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征集数字技术创意文旅作品及数字文旅项目,引导政府和市场力量参与,构建文旅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格局。
低空与信智并进
引领数字生态空间
低空经济赛道
以“智启低空未来护航数据安全赋能产业腾飞”为主题,依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对发展低空经济的需要,探索建设低空经济安全技术试验场和新型研发模式,助力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打通低空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信创赛道
以“繁荣信创生态建设数字中国”为主题,以国产化数字生态和产业链条为主要方向,以应用软件国产化全流程开发、迁移、适配、调优、供应链安全为重点,持续为信创产业发展注入“活水”,助推国产数字生态快速演进。
数字智造赛道
以“数字驱动智造未来”为主题,聚焦数字智造应用重点领域,旨在以数字技术创新为驱动,促进制造型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水平,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青少年与AI相拥
塑造数字未来人才
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
以“人工智能驱动科学探索”为主题,坚守创新与发展的理念,紧密关联前沿科技,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模式深入发展,为新时代科技人才的培养筑牢根基。
我要收藏
个赞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