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人形机器人的开源之路”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ZiDongHua之“会展赛培坛”收录关键词: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 具身智能 人形机器人 智能制造】
热点资讯︱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人形机器人的开源之路”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2025年2月21日,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在上海徐汇西岸拉开序幕。大会以“模塑全球无限可能”为主题,以“开发者,找找找”为口号,定位“社区的社区”,为科技界带来无限场景、产业活力与创新灵感。
2月23日,由GDC组委会指导、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承办的“人形机器人的开源之路”主题论坛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汇聚政府代表、行业领袖、学术专家及开发者代表,围绕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前沿技术、开源生态建设及产业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旨在推动开源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解锁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的未来潜力。

开幕致辞:共迎开源新时代
国地中心总经理许彬发表开幕致辞,阐释了开源的战略意义与实践路径,并指出,开源是推动技术普惠的必由之路,通过“技术基座共享”汇聚全球开发者智慧,可避免中小微企业重复研发。
国地中心开源了全球首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青龙”公版机,公开硬件设计图纸及核心算法,并打造OpenLoong开源社区,支持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多场景定制开发;同时,国地中心联合高校与企业发布百万级工业数据集,整合“1+N+X”虚实融合训练场,助力技术快速落地。
许彬表示:“开源不仅是技术共享,更是生态共赢。我们愿以开放姿态,让每一份创新生根发芽。”

随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致辞并指出,上海正以政策引领加速构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创新体系。在工信部支持下,上海成立首个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聚焦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开源全国首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联合智元、傅利叶等15家企业发布“十八金刚”人形机器人阵列。2024年,上海机器人本体量产规模已突破千台;OpenLoong项目通过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技术评审,实现全链路开源。
目前,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已在上海正式启用,覆盖智能制造、民生服务等10类场景,部署超100台机器人,支持企业完成实训、数据采集与应用验证。未来,上海将重点扩大开源数据集规模、构建世界模型、攻关具身智能大模型并加速场景落地,推动技术从训练场向真实场景迁移。
张宏韬强调:“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创新是核心、合作是关键。上海将汇聚全球智慧,打造人形机器人技术高地。”

主题演讲:探索开源的无限可能
论坛主题演讲环节,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秘书长朱其罡发表了题为“打造具身智能开源范式”的演讲,探讨开源技术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他指出,开源技术正从代码共享迈向实体创新,成为推动智能未来的关键力量。
朱其罡提到,开源硬件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自由与灵活性,而中国开源生态的发展,如DeepSeek的成功,展现了开源从“运营驱动”向“价值驱动”的转变。他还强调,中国智能手机的崛起是开源技术红利、本地化创新与产业链协同的结果,为具身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在论坛上分享了智元机器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开发者生态愿景。
他指出,智元机器人致力于通过技术开放、场景共创和生态共赢,构建“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的开放平台,赋能全球开发者。展望2025年,智元机器人计划逐步上线开发者平台,提供机器人开发文档和工具链,同时推出机器人云服务和开发者社区,进一步降低开发门槛,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具身智能的创新。
北京灵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启斌在论坛上分享了灵初智能在通用灵巧操作领域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灵初智能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具身智能的发展,并探索其在多个行业的应用落地。
王启斌还介绍了灵初智能在多个行业头部客户的POC(概念验证)合作项目,涵盖商超、物流、新能源和泛工业等领域。他强调,灵初智能的技术不仅在实验室环境中表现出色,更在真实场景中展现了强大的泛化能力和应用价值。最后,王启斌展望了灵初智能的未来发展,强调公司将持续推动技术与市场的深度融合,探索具身智能在家庭、服务业、制造业等更多场景的应用落地。
他总结道:“灵初智能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通用灵巧操作进入新纪元,为全球开发者和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古月居副总裁周铭在论坛上分享了古月居在具身智能社区建设及国际化探索方面的最新进展。他指出,古月居作为中文地区知名的具身智能社区,致力于让更多人享受机器人的乐趣,并推动智能机器人技术的普及与教育。
在内容建设方面,古月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问答交流、博客文章、视频课程和图书出版。周铭特别提到,古月居的课程体系覆盖了从基础到高级的多个层次,帮助开发者和学生快速掌握机器人开发技能。
圆桌论坛:解锁开源生态的未来
在由国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主持的圆桌对话中,专家围绕开源生态的“护城河”与“防火墙”机制展开讨论,提出开放85%技术模块同时保留核心知识产权的平衡策略。
商汤科技卢国强提出“三层开源架构”,乐聚机器人王松分享“模块化关节开源方案”,松应科技聂凯旋演示“低代码机器人编程平台”,将开发门槛降至中学生可操作水平。本次论坛凝聚共识,明确以开源协作推动国产技术替代与国际标准制定,加速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迈向千家万户。上海正以开放姿态重塑机器人创新版图,开启智能体革命的新篇章。
大赛发布:吹响创新集结号
论坛压轴环节,国地中心正式发出“2025首届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创新创业大赛”邀请。该赛事依托国地中心打造的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资源,并在上海市产业政策与市场资源的双重支持下举办,将汇聚国内外顶尖企业、高校团队及开发者同台竞技,聚焦开源硬件、多模态算法与真实场景创新。
开启智能体革命新篇章
当开源代码与钢铁之躯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这场集结全球智慧的行业盛会,正在书写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新范式。从“青龙”公版机的模块化设计,到“Eureka”认知系统的开源共享;从虚实融合的训练矩阵,到百万开发者的生态培育,中国正以开放姿态重塑机器人创新版图。
未来,国地中心将聚焦技术基座深化、生态全球化、产业协同网络三大方向。站在技术奇点的门槛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机械臂的精准舞动,更是整个产业生态的协同进化。正如许彬所言:“当每个开发者都能在开源平台上实现创新梦想,人形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的明天将不再遥远。”这场关于未来图景的集体创作,正在上海这个创新高地上演,而开源生态的星辰大海,才刚刚展开其壮阔的画卷。
我要收藏
点个赞吧
转发分享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