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锂科技受邀参加 2025 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共探产业发展新未来
屹锂科技受邀参加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共探产业发展新未来

2025年2月15-16日,“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主办,以“全固态电池材料创新与研发平台升级”为主题,汇聚了8位院士,6家行业组织、60多位专家学者和200余家整车、电池、材料企业代表等。会议出席“政-产-学-研-金”各界精英400余人,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能源局等政府机构均派代表参加。
在众多行业领军人物中,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孙世刚等重量级嘉宾出席并发表重要演讲。其中,欧阳明高院士在主旨报告中明确了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和目标,提出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体电解质,匹配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的技术路线,并以比能量400瓦时/公斤、循环寿命1000次以上为性能目标,确保2027年实现轿车小批量装车。
在这样的行业盛会上,屹锂科技凭借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创新实力和卓越成就受邀参会,董事长张希教授作为“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出席高层闭门会议和圆桌论坛。与行业内顶尖专家以及领军企业代表进行深度交流,共同探讨全固态电池的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携手推动全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凝聚共识、汇集资源,共筑产业基石
在此次高峰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达成广泛共识。全国政协常委苗圩指出“半固态电池仍然属于液态电池的范畴,不能与固态电池混为一谈”,并表示固态电池产业化需突破技术、工艺和成本三大难题,同时强调我国固态电池产业前景光明,但任重道远,需各方同心协力,借助协同创新平台的力量,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回顾了固态锂电池的发展历程,指出正极界面、负极界面等关键问题仍是当前技术突破的重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主旨报告中明确了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提出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体电解质,匹配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以实现比能量400瓦时/公斤、循环寿命1000次以上的性能目标,计划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2030年实现规模量产。他还强调,通过AI技术升级研发平台,构建全行业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是加速全固态电池研发及产业化的关键。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指出,固态电池面临材料科学、界面问题、生产工艺和成本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产学研各界协同攻克。
一汽集团首席科学家王德平作主题发言,他表示全固态电池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突破关键技术,现阶段正处于原型样机阶段。能量密度达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预计在未来两至三年,有望实现小批量装车应用。强调加快标准制定、知识产权布局和产业协同的重要性。
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表示,比亚迪已经开始启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可行性验证,涵盖关键材料技术攻坚、电芯系统开发以及产线建设。计划2027年前后启动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前后实现大规模量产。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全固态电池的未来发展需要凝聚各方力量,通过产学研金的深度协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速产业化进程,共同推动中国电池产业在全球持续引领。

圆桌论坛——碰撞思想、深度交流
“固态电池材料创新与产业化”圆桌论坛由上海大学教授、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卢世刚主持。上海屹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希,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艾新平、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泓、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芳、南方科技大学固态电池材料及器件研究中心主任许晓雄、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峥等嘉宾,围绕固态电池材料创新与产业化议题展开热烈探讨。
董事长张希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产业经验,分享了屹锂科技专注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从新能源汽车系统层面出发,针对液态电池的痛点,选定硫化物电解质材料作为核心发展方向并对关键材料电解质的成本进行预测。
在材料端,已成功开发稳定增强型和空气稳定型电解质,根据不同粒径大小进一步细分形成8款规格的材料,分别满足电池正极、负极和电解质层的不同需求;并成功研发出解决硅的体积膨胀问题的粘结剂。
在工艺端,通过正负极界面梯度设计及一体成型技术,优化界面处的电场分布和离子传输路径,减少界面副反应,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
在技术创新上,开发新型复合材料解决膨胀问题,创新设备设计提升电池效率,为工业化生产筑牢根基。
在电解质产业化的进程中,屹锂科技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成功攻克了关键材料硫化锂的成本难题,实现了电解质产品的成本控制,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为全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目前已建设国内领先的硫化物电解质规模化产线,预计在2025年实现年产销量30吨。
屹锂科技正在加速推动产业化进程,其高离子电导率型硫化物电解质已实现量产,并为多家头部电池厂商和车企供货,实现从实验室到产线的快速转化。未来,公司将致力于突破高能量密度、高安全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核心技术,并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满足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大规模储能等领域的需求。
坚定战略信心、开拓产业新格局
在本次高峰论坛中,屹锂科技凭借其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产业化实践,展现了作为行业先锋的卓越实力与担当。通过与各界精英的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屹锂科技不仅分享了自身在材料创新、工艺突破和产业化推进方面的最新成果,更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突破全固态锂电池核心技术,拓展应用场景,助力全固态电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引领地位。
全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不仅是实现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更是国家战略中“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屹锂科技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理念,与行业伙伴携手,加速实现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战略。
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屹锂科技将积极贡献自身力量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扎实工作,争取早日实现全固态电池规模产业化目标,推动我国从电池大国迈向电池强国。守护中国全固态电池产业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形成专业护城河,开启动力电池的新纪元。
FIRMLI
屹锂科技
屹锂科技专注于高安全硫化物电解质、全固态锂电池研发与生产,拥有一系列核心专利与技术。
公司研发及中试基地位于临港奉贤园区。目前,公司正在全力加速推动全固态锂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做安全高能的锂电池。
我要收藏
点个赞吧
平台转发数:1次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