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环境工程智能化转型,共绘AI赋能新蓝图|第一届人工智能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举办
推动环境工程智能化转型,共绘AI赋能新蓝图|第一届人工智能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举办

2025年2月27日至28日,第一届人工智能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在嘉善县祥符荡科创绿谷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主办,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环境实验室承办,钱江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环球中科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嘉兴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和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祖信、任洪强、俞汉青、冯起,德国工程院院士曾安平,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黄翔峰,嘉善县委常委、嘉善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曹惠明,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党工委书记林伟连,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30多所高校与科研院所,以及10余家业内知名企业的130余位环境工程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研讨会开幕式由会议主席、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环境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王东升教授主持。

黄翔峰副书记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浙江大学在国家战略布局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并重点分享了环境工程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他指出,人工智能正逐渐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的有力助手,但其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挑战。他希望参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激发前沿学术思想碰撞,共同推动环境工程的创新发展,为人工智能在环境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开辟新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以视频形式寄语大会。他指出,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为环境工程领域的科研范式带来改变,从科学规律的认识、环境数据的分析到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开发,都将迎来深刻变革。他强调,环境工程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两个领域的专家密切合作,推动领域深度融合,期待本次会议能够为人工智能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提出可行建议。
曹惠明副书记在致辞中介绍了嘉善县在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中的实践成果,并欢迎各位专家积极建言献策,对嘉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林伟连书记结合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的建设经验,分享了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模式,并欢迎与会专家前来智慧绿洲指导工作,希望各界专家深入交流,共同探索在科研攻关、产业转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
会上,多位知名专家作了学术报告。任洪强院士和曾安平院士分别围绕智慧水务标准创新和智能生物合成系统,展望了人工智能赋能环境工程的广阔前景。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高云君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徐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斯白露教授先后分享了关于大数据+大模型为环境领域带来的机遇、开源大模型DeepSeek引发的AI赋能环境工程新路径、智能算法驱动的具身机器人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展望等前沿话题。专家们的精彩演讲,为AI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
在分会场报告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在环境感知、环境模拟、污染物降解等环境工程核心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入讨论,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未来合作方向。与会者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适逢其时,对于环境工程学科紧跟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实现智能化、智慧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期间,人工智能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经委员会讨论,第二届研讨会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主办,并在闭幕式上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
我要收藏
点个赞吧
转发分享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