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街头钉鞋转向销售低压电器
无为而治的浙江模式
2012年04月05日00:00
目前,有关浙江模式的讨论开始兴起。部分学者认为,浙江省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根本原因就在于,坚守制造行业的浙江“八路军”和充分利用市场资源的浙江“新四军”齐头并进。毫无疑问,这样的概括是非常精彩的。但是,由于浙江的经济仍然处于转型时期,因此,仓促地总结浙江经济发展的规律,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在笔者看来,浙江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政府的无为而治。浙江人多地少,资源禀赋相对较差,正因为如此,浙江人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走遍天下。出门在外的浙江人能及时地察觉市场发展的苗头,并且很快地找到自己的经营模式。
笔者的一位浙江朋友,早年在甘肃的街头钉鞋。春节回到家乡,发现低压电器开关生意兴隆,于是自告奋勇,为那些小作坊销售产品。这些自封的销售科长和经营厂长足迹遍布全国各大国有企业,把价格很低的低压电器开关,变成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现在不少浙江企业家不仅到国外去生产和销售皮鞋,而且染指中国最赚钱的房地产业,成为中国最先富裕起来的群体。
与北京、上海等一些具有官方背景的企业家不同之处就在于,浙江的企业家大多出生草根,他们了解市场变化规律,也了解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当政府官员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随时都会出现在官员的身边;当政府官员不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这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使得浙江的企业家面对各种各样挑战,总是能够化险为夷。
对于许多浙江人来说,浙江只不过是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地方而已。许多浙江商人长年生活在外地,但是,他们仍然以浙江人自居。他们希望为自己的家乡作出贡献,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家乡已经有了成熟的市场经济。在浙江象山这样一个县级城镇,房屋的价格已经超过了每平方米7000元,这是很多省份地级城市开发商所无法想象的。所以,当我们在谈论浙江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一定不要把浙江的经济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割裂开来,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对浙江经济的发展产生错觉。
浙江经济的发展源于两个“外部性”浙江省在资源的利用和要素整合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记得上个世纪的90年代,浙江的一位乡镇企业家到湖北武汉投资,当地政府官员如获至宝,奉为上宾,尽管投资项目最终没有谈判成功,但是,浙江乡镇企业家那种从怀里掏出支票的潇洒举动,仍然给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在“资本雇佣劳动”的市场经济社会,拥有资本就意味着拥有先天的优势,而浙江人由于原始积累相对较早,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优势相对比较明显。可以这样说,浙江人把市场经济的“外部性”发挥到了极致,在全国其他省份拣到很多便宜。湖北省几个主要建筑公司先后被浙江省的企业家收购,现在这些企业家已经成为湖北省建筑市场的主力军。除了少数中央建筑企业之外,浙江省的建筑公司在湖北省的建筑市场上几乎是所向披靡。
如果说生产要素中的资金要素放大了浙江省的正外部性,那么,浙江在人才资源的利用方面,却充分发挥了市场经济的负外部性。浙江省是一个资本大省,但是浙江省不是一个教育强省。浙江大学几乎整合浙江省所有的重点高校,因而能够成为中国第一流的大学,但除此之外,浙江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几乎乏善可陈。但这并不影响浙江通过人才市场吸收大量外来务工人员。
笔者曾经到浙江省的几个企业调研,发现当地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并不高,浙江的企业家聪明之处就在于,把直接装进职工口袋的工资拿出一部分,用来建设福利配套设施,从而给职工福利相对较好的感觉。这种独特的劳动报酬分配方式,使得浙江始终不缺乏人才。在珠江三角洲人才匮乏的时候,浙江的温州以及浙江的其他地区仍然能够吸引到大批优秀人才,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注意的现象。它说明浙江的企业家在生产要素资源整合方面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独门绝技,他们在人才资源的利用上充分发挥了市场的外部性,通过营造相对温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确保人才不断地流入浙江的企业之中。
尽管最近一段时间,浙江的一些企业也出现了人才短缺问题,但从整体而言,由于浙江的企业很善于提高资源的流动性,确保自己的利润空间,因而人们没有必要为浙江未来的发展担忧。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法教授)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