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年4月14日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自动化 工控设备 本报讯 “从趋势而言,工业化后期,为了启动新一波发展浪潮,表面上是主导产业由低端
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过程,而实质上是一国竞争优势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的过程,更深层次的是发展模式由政策指导向制度保障变革的过程,总体上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推向成熟的过程。 ”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任泽平博士在近期的一份调研报告中的观点。他认为,不同的主导产业群和基础产业群依托于不同的生产要素与制度环境,发展战略和体制机制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与设计。 报告认为,一国经济发展不仅是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由于不同的主导产业群和基础产业群依托于不同的生产要素与制度环境,发展战略和体制机制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与设计。以下是报告的主要内容。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1.主导产业趋势:中高端耐用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1987—2007年间我国行业的平均需求拉动能力由2.32上升至3.09,产业间需求关联度明显提升,这是我国“产业深化”和广义技术进步的结果。其中,1997—2007年间需求拉动能力上升较大的行业主要是中高端耐用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依次包括:仪器
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纺织业(中高端品牌服装制造和面料精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 这些行业对国民经济的需求带动作用明显提高,普遍具有以下特征:从需求角度,要么符合国内居民消费升级方向,要么符合外贸比较优势升级方向;从生产角度,大多是下游终端行业或中游资本品行业,所需中间投入比重大、品种多,后向关联程度较高,产业链条较长,需求波及面广。 这些行业可以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它们市场需求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符合产业自然演进的方向,产业政策应以营造市场竞争环境和打破体制障碍为主。对于目前还处于发育期和萌芽期的主导产业,尤其是符合消费升级方向、存在进口替代潜力、具有较强外部性或能够促进节能减排的领域,应重点培育和扶植,未来最有可能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2.基础产业趋势:能源原材料和中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1987—2007年间我国行业的平均供给推动能力由2.65上升至3.5,产业间供给关联度明显提升。其中,1997—2007年间供给推动能力上升较大的行业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和中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依次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废品废料(循环经济部门)、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根据2007年135部门和1997年124部门投入产出表测算,以下服务业的感应度上升也较大:管道运输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 这些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供给推动能力明显上升,生产投入消耗不断增加,但这些行业的供给短期难以大幅提高。这些行业可以作为基础产业优先发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受制于自然条件的能源原材料行业,瓶颈地位突出,在经济过热时往往率先出现供给短缺和价格上涨,从而制约国民经济景气的长度和高度,因此提高这些部门的生产供给能力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可借助于国际市场和技术进步;第二类是受制于制度约束的中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支撑和制约作用,可借助于管制放开和体制改革。 3.产能过剩行业趋势。如果一个产业是当前的支柱产业,却不是主导产业或基础产业,该产业的产值比重未来可能会下降。这类产业有:农业、建筑业、纺织业(低端服装制造和纺织原材料粗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对于可能形成产能过剩的夕阳行业,应加快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同时针对传统行业普遍存在竞争激烈、效益低下和职工生活困难的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需配套必要的结构调整援助政策。 未来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 当前我国产业升级正呈现出积极的态势,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不断高级化,产业关联度持续深化。中高端耐用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的需求拉动能力明显上升,国民经济对中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需求也日益强烈。与此同时,应充分估计目前我国产业升级的内外部困难,科学认识未来我国在全球产业链条上的定位和升级路径。在工业化后期,只有少数国家成功升级,美、英等占据了全球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日、德等占据了全球制造业的高端,而大部分国家则由于种种原因升级失败,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的产业分工链条上。从整体上而言,虽然不排除在部分领域的攻守转换,但我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与日德争锋、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与美英争锋尚需时日。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