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vs白岩松:大智慧和小聪明
王志vs白岩松:怎样的大智慧和小聪明
图 写下这个题目就有点为难, 有好事者列出了CCTV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五大小生(其实我宁可把他们叫成五虎将,叫小生多少有些面),幸运的是王志和白岩松都位列其中。以出道迟早和名气大小论,白岩松无疑在王志之上,但是,王志象一个后劲十足的实力派,就如同他的憨厚形象一样,敦敦实实,虽然不是一夜之间红遍天下,但是相信所有观众只要见过他的节目,就会留下深刻印象,难以忘怀,王志就是这样以他的每一个节目一点一点侵占观众的记忆库,扩大自己的影响,不知不觉中,王志成了CCTV最好新闻节目主持人之一。 白岩松呢?以在观众中的影响来说,白岩松的情况正好和王志相反,东方时空出世,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大门,也造就了几位红极一时的主持人,所谓四大国嘴: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方宏进就从那个时候诞生了。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一场场声势浩大的直播,让白岩松声名鹊起,朱镕基记者招待会结束后,白岩松那句“明天中国的股市又要大涨了”的点评,让人记忆犹新。白岩松的那本除了书名和照片没给我留下一点印象的畅销书《痛并快乐着》据说销了几十万册,他红遍了大江南北,红得借用他尚在呀呀学语的儿子的名义都可以赚大钱的地步。 但是,也是在不知不觉中,白岩松睿智大气的特质逐渐地消失了,变得有些架子,我们现在也说不清楚他的架子是什么时候端起来的,但是我们倒是可以循着他的思路,看看他的心态方面有那些变化。在CCTV,有一句流行很广的玩笑话:一看到白岩松来了,就会感到这世界上可能又要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了,而要是崔永元来了,大家又会觉得什么事都没有了。这虽然是一句调侃的话,倒是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两个人不同性格。白岩松的性格就是这样严肃端庄不苟言笑的吗?其实未必。据接近白岩松的人说,白岩松其实是个非常写意,甚至有些油滑的人,CCTV的一些内部聚会性质的联欢在白岩松手里显得潇洒随意的很,但是在我们所能够见到的所有节目中,我们倒是的的确确看到,白岩松都是一副沉思凝重的模样,那种忧国忧民的情形让人心情老是放松不下心来,观众要是没有跟着他痛苦忧思就会很别扭。也许开始的时候,这种端庄甚至拘谨还只是节目的要求,白岩松的凝重也会只是偶然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但是,久而久之,这种某些节目的特殊要求,变成为所有节目的统一格式,偶然的性格闪现,变成了一种必然的性格走向,于是乎,白岩松的主持风格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此后的节目中,他自觉不自觉地强化了这样的观念和感觉,性格和风格被逐渐固定下来。 白岩松的架子就这样端了起来。而且,一端起来,就再也没有放下来。至此,白岩松从松到紧的转变基本完成,从时间上说,比王志完成从紧到松的过程要早得多,或许王志那份举重若轻的功力还远没有修炼到家,但是白岩松倒是实实在在凝固成了那付思想者的雕塑。 其实,如果我们把王志和白岩松的比较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那还是很浅表的。因为人们完全可以把它仅仅看成是一种个人的风格,就象有人习惯用右手,有人习惯使左手一样。我们想要分析的显然不是这个问题。 我们要探讨的是这样一个命题,怎样的主持人才是被大家喜欢的。或者反过来说,一个被观众喜欢认可的主持人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这可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要说的也很多,我只是想主持人的出身问题。 中国历来注重出身,讲究个正统与否,讲究个来历,在封建社会,那是个贵胄血统,在文革中那是根主正苗子才可能红,当然,这和王志与白岩松都没有关系。我只是想说,从出身而言,王志和白岩松有着同样的经历,那就是当过记者,白岩松做过不少采访,而且从电台、报纸到电视算是多面手了,上了电视的贼船后,特别是当了东方时空的总主持人以后,的确也是吹起了强劲的新风,他来到了几乎每个重大直播活动的演播室,越坐越稳当,可惜的是,以后,在各种大新闻的现场,就再也见不着白岩松的身影了。印象中,最后一次出现场是在1997年的香港回归直播报道,当时白岩松来到了罗湖口岸的分界线,目睹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的军车越过分界线踏上了香港土地的那一刻。直到现在我们再也看不到白岩松去过那个新闻事件的现场。 而王志就不一样,也许王志没有更多的经历,在CCTV他没有做过其它栏目,一个《新闻调查》王志一做就是几年,和他一起来到栏目的,剩下的也就只有王志了,但是他与那个组织偷渡的蛇头的斗智斗勇,与敢于打破蓝田神话的小人物刘姝威的对话,对那个居然杀死生身母亲的中学生徐力内心世界的探究,直到最近,他戴上大口罩,来到广州SARS疫区对病人和医务人员的采访,至今让人津津乐道。谁也没有说王志是一夜之间由黯然晦涩突然而变得金光灿灿,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每一次的采访,王志都在铺就自己成功的台阶。不要小看这样的采访经历,这样与各色人等的交锋,完完全全是一种智力的角逐,心智的比拼,记者所得到的不仅仅是对新闻事实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新闻价值的感觉,那些对新闻的更深层次的剖析只能来自对那些事实的更深认识和感悟,白岩松少了这些,就等于少了更深的内涵,少了支撑的骨架,所以白岩松只好借助硬硬的外壳,把自己已经算是不小的身躯撑起来—我们可以想见,这样的支撑显得多么的软弱无力。王志则因为有了那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垒砌起来的基础,显得内涵深邃,后劲十足,似乎有些愚钝的外形留给我们的是大智慧,远比白岩松那点小聪明要耐人寻味。 说王志和白岩松的对比,至少给我们这样的几个启发: 一、新闻节目的主持人灵感来自新闻,离开了新闻本源,他们就什么都不是。不要希望有什么奇迹,一个没有经历过重大新闻事件考验的人能够撑起主持人的责任。不要试图离开新闻本源,那是一条死路,因为那样无异于让鱼儿离开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新闻更是一样,主持人必须每天感受变幻莫测的时事,及时汲取新鲜的新闻营养,不要指望吃了一吨饭管它十天半月甚至一年两年。否则,他永远只能是一个贫血者。 三、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的确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也的确各有千秋,但是,两相比较,前者永远比后者显得隽永睿智,同样,前者也永远比后者更有人缘。 四、以一种简单的比较来说,白岩松停滞不前了,而王志在上升—尽管速度不快,也许仅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白岩松还是炙手可热,尽管有人议论纷纷,褒贬不一,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白岩松现场的掌控能力,那份沉着自信为他赢得了不少印象分,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到以后的若干年,我们没有更多的理由保持现在的这份乐观,以一种变化的眼光来看,我们也很难做出简单的谁行谁不行的判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越接近新闻本源越具备了成功的条件。(新浪传媒论坛 td5799000 原作)
图
我要收藏
个赞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