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的崛起与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人民网·天津视窗5月4日电:近日,由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周立群、谢思全主编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简称“环渤海区域发展蓝皮书”),由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该书在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大量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必须加快推进环渤海经济圈的协调发展,用一体化的思维重构区域内的各种资源配置,优化环渤海城市群的功能与结构,降低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运行成本,全面提升区域整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贵教授是“环渤海区域发展蓝皮书”的副主编之一,他从河北省曹妃甸崛起的角度,为我们分析了区域内各省市之间的协调合作对于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对这一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格局作了展望。 一、曹妃甸的崛起 5500多年前,古滦河东移,在渤海湾滦南县海域积沙成岛。岛呈带状,东北、西南走向。涨潮时,岛内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这就是曹妃甸。 但是现在,曹妃甸已经热闹非凡。这里将建成我国北方国际性能源、原材料主要集散大港,世界级重化工基地。曹妃甸正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1、一个“钻石级”的大港口 曹妃甸最明显的自然地理特征,可用三句话形象地概括:“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地下储有大油田”。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深槽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30米等深线水域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27米的天然水道直通黄海。水道和深槽的天然结合,形成了建设大型深水港口无与伦比的优势,曹妃甸成为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钻石级”港址。 因此,曹妃甸港口在物流费用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仅以华北地区的钢铁企业为例,每年需要进口矿石约1000万吨。用20万吨级船舶将这些矿石从巴西、秘鲁运到我国,要比用5万吨级船舶运送节省费用5000万美元上下。因此,有人形容这里是一个“钻石级”的大港口。 2、“最大项目群”和“一号工程” 2006年,曹妃甸钢铁基地的建设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目前,曹妃甸已经成为我国“十一五”的最大项目群和河北省的“一号工程”。 在基础设施方面,2007年全年围海造地新增面积43平方公里,累计达到83平方公里,创下了历史新高。道路、桥梁、管道、供电、供水等基础配套设施正在进展有序进行中。 从投资规模上来看,曹妃甸工业区建设,计划在2006-2010年的五年内,投资1800亿元到2000亿元,建成一个以大港口、大钢铁、大化工、大电能产业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区。 从产业规模上来看,目前,河北年产钢铁7000多万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强。但是,钢铁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曹妃甸项目上马之后,逐步把全省大型国有钢铁企业整合为两大集团,将建成1500万吨精品钢基地、1500万吨华北原油储备基地、1000万吨的炼油厂、100万吨级乙烯炼化一体化工程、460万千瓦的大型火电厂。用不了几年,曹妃甸工业区就能再造一个新唐山,并成为拉动整个河北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增长极。 从港口建设来看,曹妃甸港口建设已进入实质运行阶段。 首先,曹妃甸煤炭码头是曹妃甸港区四大专业码头之一,是我国“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一期工程总投资46亿元,2006年8月开工建设。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44.13亿元。完成总量的93.5%。工程计划今年3月全部完工,并进行空载试车,6月正式通航。 第二,曹妃甸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主体及附属设施工程已于2007年9月竣工,比合同工期10月24日提前37天。 第三,曹妃甸通用码头起步和二期工程已经获得省发改委核准,计划于3月份正式开工建设。起步工程总投资8.25亿元,建设2个泊位(7万吨级、5万吨级泊位各1个),设计年吞吐量136万吨。二期工程总投资5.76亿元,建设2个泊位(7万吨级、5万吨级泊位各一),设计年吞吐量210万吨。 二、首钢搬迁与曹妃甸的机遇 说到曹妃甸近年来的发展,就不得不提到远在北京的首钢。实际上,曹妃甸的命运与首钢的搬迁密切相关。 1、“王子”与“灰姑娘” 2000年6月,受当时的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的对《京唐港曹妃甸港区矿石码头项目建议书》进行评估。由于考虑到十五期间全国钢铁行业,特别是华北地区处于全国调整阶段,最后专家们还是建议“本项目暂缓立项。” 曹妃甸命运真正的转机在2001年。2001年,北京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随后,首钢搬迁的问题被摆上了桌面。国家环保总局以及国内有关专家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证得出的结果是:早搬,快搬,越快越好。 2002年,是首钢对搬迁问题迅速升温的一年。从那时候起,首钢与唐山的合作开始步入快车道。终于,2005年2月18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首钢搬迁曹妃甸、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历时多年的首钢搬迁尘埃落定。2005年10月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6年曹妃甸钢铁基地的建设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首钢的搬迁拉开了曹妃甸开发建设的序幕。 对于首钢搬迁曹妃甸,有记者把这一壮举演绎成西方古老的“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在环渤海区域重新上演。王子就是首钢,灰姑娘就是曹妃甸,而且循环经济让“灰姑娘”变成“白天鹅”。 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和北京市的发展规划来看,首钢的搬迁应该说是毫无疑问的。尤其是当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后,冶金企业产生的严重污染对于一个筹办“绿色奥运”的城市来说是不能容忍的。据环保部门统计,首钢搬迁能让北京每年减少1.8万吨可吸入颗粒物,相当于上百家小型工业企业的排放总量。首钢搬迁是历史的必然,关键是搬到何处。 正当“王子”踌躇之时,“灰姑娘”出现了,曹妃甸牢牢锁住了首钢。曹妃甸无论是从区位条件还是港口条件来看,都是首钢搬迁的最佳选择。而通过首钢搬迁,河北省可以与产业巨头联手,共同推进区域钢铁产业的整合与发展,所以两者合作是水到渠成,而且是天作之合。 2、“灰姑娘”变“白雪公主” 首钢搬迁不是首钢搬家,也不是简单的异地复制,而是力争零污染、寻求零排放。目前,曹妃甸也被定为国家第一个科学发展示范区,完善循环经济体系,就是使“灰姑娘”彻底变身的那只神奇的“水晶鞋”。 钢铁工业是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消耗的密集型产业,也是最具潜力、最有条件、最迫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有别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新首钢将按照循环经济和绿色制造模式,建设一个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废弃物基本零排放的新型工厂。 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主任许德茂曾表示,曹妃甸的建设最终结果是“不放掉一缕烟气,不丢弃一块废渣,不丢弃一滴废水”。这样一来,在曹妃甸工业区,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产业,一些本应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在延伸的循环经济链条中脱胎换骨,打造出一道道靓丽的“绿色”风景。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废物”,在这里“化腐朽为神奇”,变为工业原料。所以说,废弃物质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最终曹妃甸将建设成为一个花园式、宜居式的工业园区。目前,曹妃甸正在从“灰姑娘”变成“白雪公主”。 3、曹妃甸的发展思路 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和《曹妃甸港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曹妃甸的功能定位有四个,分别是:(1)我国北方国际性铁矿石、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2)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3)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4)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这一功能定位需要经过25年努力,分阶段逐步推进。 2005年——2010年为初期起步阶段。主要目标:完成规划区基础配套设施一期工程建设,形成示范区基础和骨架。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达到50-60亿元,港城建成区面积达到90平方公里。 2011年——2020年为中期快速发展阶段。主要目标:建成铁矿石、煤炭、原油和LNG码头并达到规划目标能力;建设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发电厂、船板预处理中心、修造船和船用设备等重点项目,启动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扩建工程;建成区域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左右。 2021年——2030年为远期完善提高阶段。主要目标:基本完成规划区内填滩造地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建成我国北方国际性铁矿石、煤炭、原油、LNG等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年吞吐能力5亿吨;形成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 三、环渤海钢铁产业的一次重大整合 据有关部门统计,环渤海经济圈钢铁原料资源丰富,铁矿储量占全国58%以上,铁矿石产量和焦炭产量都占全国一半以上。仅仅河北省的一个唐山市,其钢铁产量就占到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是全国的重要钢铁基地之一。由于首钢搬迁和曹妃甸的崛起,环渤海区域的钢铁产业正在经历一个较大规模的整合。一个环渤海的钢铁经济圈正在形成。 仍以河北省为例,在该省南部,以邯钢为主,整合石钢、邢钢以及部分其他钢铁企业,正在建成南部大型钢铁集团;在北部以唐钢为主,整合宣钢、承钢以及部分其他钢铁企业,建成北部大型钢铁集团。按照河北省的规划,到2010年,河北省的钢铁产业将由现在的200家多家整合为40家左右,全省排名前10位企业的钢产量将占全省总量的75%以上。 环渤海钢铁企业重组不可避免,钢铁企业横向或纵向跨区域的联合也将拉开帷幕,而且将从规模扩张的发展道路,逐渐向深加工方向延伸。 四、环渤海港口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在环渤海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大连、旅顺、营口、锦州、秦皇岛、京唐、天津、黄骅等港口,现在又有了一个号称“钻世级”的大型优良港口曹妃甸。环渤海港口群有着无限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重复建设引起关注 2003年9月5号新华社播发了一篇《京津冀地区存在港口重复建设问题》的报道,指出了环渤海区域港口的重复建设问题。报道认为,2000年以来,这些港口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扩建,投资都在上亿乃至数十亿元间。而且目前这些港口都“吃不饱”。报道引用了环渤海区域内某港务局一位官员的看法,认为在目前各港口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再在曹妃甸投资建港就更不应该了。但也有专家认为,如果各个港口都能比较理智地考虑问题,那么互相之间不但可以避免恶性竞争,而且可以形成很好的合作。 2、适度竞争与恶性竞争 秦皇岛港务集团党委副书记汪秉康认为港口间的竞争可具体分为四个层面:一是国际层面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我国港口群与国外港口群、航运中心的竞争,如渤海湾港口集群与釜山港及日本太平洋沿岸港口群之间的竞争等。二是港口集群内部枢纽港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港口集群内部围绕国际主枢纽港地位或航运中心地位的竞争。同一区域内部枢纽港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港口集群的国际竞争力,这在渤海湾港口集群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三是港口集群内部枢纽港与周边中小港口的竞争,这是市场需求与政府行为双重作用的结果;四是港口内部各港口经营者之间的竞争。 港口之间的适度、健康竞争确实可以促进港口发展,它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推进贸易和综合物流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港口项目开发和运营管理水平;有利于运输市场开拓和技术改进。可以说竞争是港口发展的原动力。 但是如果港口之间形成过度竞争,其危害将相当严重。一方面,港口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起着支撑和先导作用的基础产业,投资额度大且回收期较长,一旦形成重复投资,损失将十分严重。另一方面,港口岸线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国大型深水岸线尤为稀缺,各港的过度竞争势必将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走向竞合 当前环渤海港口群根据空间分布状况可以分为三大子港口群:一是东北港口群,以大连港为核心,葫芦岛、锦州港、营口港、丹东港为主要支线港;二是山东港口群,以青岛港为核心,以龙口港、威海港和烟台港为主要支线港;三是京津冀港口群,以天津港为核心,以秦皇岛港、唐山港、沧州港(原黄骅港)为主要支线港。 环渤海三大港口群各自具有可以互补的明显优势,存在合作的潜力和基础。同时环渤海三大港口群内的港口,也可以进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我们提倡港口之间应该采取一种竞争合作的战略。就是说,在环渤海这一区域里,具有相同或公共腹地的港口之间采取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双赢战略。竞争合作战略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第一,信息、技术面的交流与共享,有效地提高各港口的服务水平; 第二,整合资源,提高协同性,增强港口整体竞争力; 第三,相互参股,或共同投资,形成港口间的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增强港口的协同效应。 4、错位发展 曹妃甸港是环渤海地区唯一可以集矿石、煤炭、石油运输于一体的天然大港,依据其自身的优势,国家规划将曹妃甸港的发展定位为我国北方国际性能源原材料集疏大港。当然,随着曹妃甸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立,曹妃甸工业、物流业也将有非常大的发展,集装箱的吞吐量也将迅速增长,所以,曹妃甸港也将成为集装箱大港。 显然,曹妃甸港的崛起将相当程度地替代了原来天津港的地位,使天津港面临了更加严峻的生存挑战。因此,如何在曹妃甸港崛起的过程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就成为天津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以下几个原则是值得思考的。 首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天津港作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载体,在争取成为世界一流大港的同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在港口运输的结构上,大力发展集装箱业务,特别是配合东疆港保税区发展国际物流业、国际贸易。“有所不为”就是把散货和煤炭等运输适当让位于周围其他港口,这当中包括曹妃甸港。 其次,要走高端路线。如上所讲,发展东疆港保税区和国际物流业务,这样才能和天津的地位、滨海新区定位相适应。形成面向“临港工业园区企业——港口腹地企业——物流网络和网点”的三级服务体系,实现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保税产品展示五大功能。 再次,走品牌经营和资本经营的路线。利用“天津港”这一知名品牌,以及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整合环渤海的港口资源,通过投资与各个港口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而通过港口间的协作与分工,提高环渤海港口群的整体利益,从中寻找到“领头羊”的发展空间。 五、环渤海与“沿海经济隆起带” 1、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战略 河北省 “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战略主要是想在未来15年的时间里,。河北省希望通过整合港群体系,推进曹妃甸工业区、沧州临海工业区和秦皇岛临港经济区建设,发展沿海经济,形成一个经济增长的高速发展地带,进而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把河北建成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省。沿海经济隆起带主要指秦皇岛、唐山、沧州和廊坊四市。所谓“隆起带”,就意味着沿海地区不仅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而且这种增长必须是全面的、持续的,要成为全省经济梯次中的高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形成三大城市群,这就是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三大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也经历了由南到北的转变。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增长极。与此同时,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也在适时地调整城市发展的功能和定位,掀开了大规模产业调整和转移的序幕。在这种区域经济增长极的转换中,为河北省全面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所以,沿海经济隆起带战略的提出主要有三个意义: 一是有利于河北省产业发展战略的转变和经济地位的提升。对河北省来说,重化工业向沿海转移,使得河北在京津冀都市圈乃至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的产业分工占据了有利地位。 二是有利于河北省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中,承接国际间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建设,使产业发展重心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有助于实现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寻求外部资源支撑、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多重目标。 三是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沿海经济隆起带处于京津冀、环渤海,以及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推移的交汇点和连接点,其经济腹地涵盖华北、东北、西北和中原,涉及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近三成。它的崛起对于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率先现代化,有利于推动全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2、沿海经济隆起带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由于曹妃甸的拉动作用,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战略正在逐步成为实现。面对河北省的崛起,环渤海各省市,尤其是北京和天津等中心城市,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进而采取互补性的协调行动。实践证明,只有使比较落后的河北省发展起来,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格局才能真正实现,环渤海区域的协调发展也才能步入快车道。 总之,曹妃甸的全面开发建设,以及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战略的实施,一定会成为京津两市传统产业转移扩散的平台,使三方的产业结构从同质化演变成互补型,并由此衍生出一个坚固的利益共同体。京津冀地区的合作将迈出实质性的步伐,进而对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查看本期主题任务:曹妃甸
我要收藏
个赞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