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

 

原题:侧记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

 

清华新闻网4月21日电(记者 李晨晖 摄影 李派)4月19日上午,位于清华大学主楼三层的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里,陈一彤、卢志、郭钰铎、韩晓霏等博士生正如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调试着光场智能成像仪器的参数。在他们旁边,吴嘉敏、方璐、范静涛三位老师也都在专心做着光学实验。

“学科交叉”“颠覆性创造”“世界一流”是这个实验室的标签,一系列处在国际最前沿的光场智能成像仪器与装备设备就是从这里诞生的。成立于2001年的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主要开展计算摄像、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国际前沿交叉科学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

上午10时许,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听取实验室在光场智能成像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介绍。

总书记视察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 图片来源 新华社

“我们实验室主要做的是光场智能成像理论与核心算法的研究,研制了两颗芯片和一类仪器,引领了本领域的国际前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向习近平总书记展示了团队研制出的“两芯一器”。

高分辨光场智能成像显微仪器(RUSH)

在高分辨光场智能成像显微仪器的核心部件前,总书记兴致勃勃地上前一步,近距离端详了这台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小鼠全脑皮层范围神经活动高分辨率成像的仪器。

高分辨光场智能成像显微仪器核心部件

“生命科学家们还利用三维光场智能成像显微仪器,发现肿瘤细胞通过囊泡和丝状结构主动适应环境的新现象。”戴琼海通过视频演示了该仪器在医学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

“这个突破也是不得了!”当得知这是国际上首次长时间高速三维观测到肿瘤细胞在哺乳动物体内的成像后,总书记称赞道。

面向肿瘤和免疫国际前沿研究的三维光场智能成像显微仪器

“免疫细胞会产生的迁移体,相当于长城上的‘烽火台’一样,这些留下的迁移体就像是‘侦察兵’,一旦有问题,就能更好地调动整个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进行攻击。”戴琼海以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向总书记汇报了三维光场智能成像显微仪器在免疫机制方面的突破。

从仪器设备到演示视频,总书记看得十分详细。在得知这些技术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时,总书记非常欣慰,频频点头赞许。

戴琼海还向总书记汇报了一项完全颠覆国外技术主导地位的技术——十亿像素自适应光场智能成像。总书记详细了解了技术的产业落地情况,对其未来可能在城市应急指挥中发挥的作用予以肯定。

戴琼海向总书记展示的光场智能成像芯片核心部件

在一台装有光场智能成像芯片的望远镜前,戴琼海向总书记展示了手中的成像芯片。“这个芯片表面集成了几万个特殊的小镜头,用于望远与遥感。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进行了地月40万公里的观测验证实验。”

光场智能成像芯片望远镜

“总书记好!”“欢迎总书记!”走进位于主楼306的光学实验室,正在气浮台前进行系统调试的同学们看到总书记,自发地围拢过来,激动地鼓掌欢迎。

“我本科是钱学森力学班的,现在是博士二年级。”“我来自自动化系,主要做的是显微仪器的研究。”几位同学分别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的学科背景和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

“我很看好你们!”得知大家都是从清华成长起来的博士生,长期投身于光场成像领域的重要研究时,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取得的成绩,并对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

他指出,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开拓视野、兼收并蓄,扎扎实实把中国教育办好。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要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鼓励自由探索,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

“作为清华人,我们要继续在科研道路上努力向前奔!”在汇报结束的时候,戴琼海自信满满地说道,“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为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清华的贡献!”

戴琼海(左三)与团队师生合影

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后,在场的师生难掩激动之情。回想起总书记提出的殷切期望,大家都倍受鼓舞,深感振奋。

“总书记的指导对我们的鼓舞非常大,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只是清华科研创新的一个缩影,我们要努力做0到1的原创突破,让清华的科研精神和使命担当代代有传承。”戴琼海感慨万分地说道。

“总书记最为关注的是我们的研究是不是走在国际前沿,有没有产业化落地。这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要做‘顶天、立地’研究的重要性。”在实验室参与交流的助理研究员吴嘉敏说道。

博士生郭钰铎说:“总书记鼓励我们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作为一名清华人,我们要有信念和勇气,在科研的道路上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附: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两院院士

 

 

 

习近平会见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奖代表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前,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会见获奖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习近平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弘扬功勋模范精神,奋进伟大复兴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2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仪式,将党内最高荣誉授予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的共产党员。

 

 

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七一勋章”获得者崔道植颁授勋章。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崔道植
男,朝鲜族,1934年6月生,1953年12月入党,吉林梅河口人,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原正处级侦查员。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60余年刑侦生涯,检验鉴定7000余件痕迹物证,参与办理1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难痕迹检验鉴定,无一差错。研发现场痕迹物证图像处理、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80多岁高龄仍忘我工作,参与破获久侦未破的系列案件。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
 
 
 
陆元九
男,汉族,1920年1月生,1982年12月入党,安徽来安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作为早期出国留学的博士,新中国成立初期,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国怀抱,潜心研究,矢志奉献。首次提出“回收卫星”概念,创造性运用自动控制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荣获“航天奖”。
 

 

习近平勉励广大石油工人: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10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胜利油田,登上钻井平台,察看作业情况,看望慰问石油工人。今年是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广大石油职工致以诚挚问候。习近平指出,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希望你们再创佳绩、再立新功。(记者:张晓松、朱基钗;摄影记者:李学仁、谢环驰、王晔)

 

 

为祖国采石油、献石油,如今,胜利油田的采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自动化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总书记此次考察的胜利油田钻井平台是中国石化重点探井,配套使用动力猫道、铁钻工、钻台机械手、钻机集成控制装置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等高端自动化装备,实现了钻井生产智能化、信息化。全面应用“泥浆不落地”技术,可使钻井液、岩屑分离,实现泥浆的资源化重复利用。
  生产区身处旅游区,景中有井、井外有景,地上观光旅游、地下高效采油成为胜利油田绿色高效开发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央视新闻)
 
 
 
 
习近平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中心控制室考察 
 
 
9月13日上午,习近平首先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规划建设运行情况。在中心控制室,习近平观看项目产品展示,对企业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安全、稳定、清洁运行的做法表示肯定。随后,习近平到年产40万吨乙二醇项目现场察看,询问煤化工深度发展有关情况,同企业职工代表亲切交流。他强调,榆林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9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这是9月13日上午,习近平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中心控制室考察。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信息来源:新华社  央视网  清华大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