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科技与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培黎职业学院、闽江学院
【自动化科技与职业教育】
1:培黎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现有电工电子技术、PLC技术、CAD/CAM、电气控制、钳工、机械加工、现代电气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汽车电工电子、汽车发动机电控、汽车电器、汽车底盘电控、汽车整车、汽车技能大赛(1+X考核)、中德新能源汽车基础技能、中德新能源汽车综合技能、中德新能源整车技能、汽车虚拟仿真等40余间实训室,价值3000多万元,面积达到8000余平方米。可以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光伏工程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6个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项目化教学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2:闽江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获评省应用型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评省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获评省重点学科、硕士学位培育点立项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评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立项;“信息技术与智能应用”专业群入选省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建设;获批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示范性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开办人工智能创新班。
资料图说明:2019年8月20日,总书记乘车抵达山丹培黎学校。总书记听取学校校长对学校情况的介绍后,前往艾黎故居参观。故居内,总书记认真听取讲解员讲解,并详细观看了关于艾黎、何克生平及培黎学校发展史图片。随后,总书记前往学校实训楼,视察了机械加工车间、智能家居实训室,并向正在进行训练的师生详细了解专业教学、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情况。
习近平: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国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不断完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为构建人力资源强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夯实了人才之基。
这是甘肃培黎职业学院与企业共建的马铃薯组培中心,从良种繁育到农业物联网管理,学生能跟随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现代农业的全流程实训,成为紧贴产业发展的技能储备人才。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这所学校考察,他指出,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并寄语学校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在福州工作期间兼任了六年的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影响深远。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亲自为职业教育发展把舵定航,他强调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大力优化院校专业布局,淘汰落后专业108个,升级和补充专业1007个,更新幅度超过70%。面向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都设置了对应专业,2015年以来,仅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数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就新增了2000多个专业布点。
紧跟时代,让专业“长”在产业链上。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专业从开设订单班到与企业抱团发展,再到制定行业“标准”引领产业提档升级,完成了产教融合的“三级跳”。
为在高端产业上取得竞争性优势,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第一轮“双高计划”,加强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面向“十四五”实施专项培养计划,构建从职校学子到大国工匠的人才成长链。
人人出彩,技能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立法修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的大环境。2019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开始试点,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专科的天花板。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明确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体系,不断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十三五”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每年培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达到1000万人,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培黎职业学院与自动化科技:智能制造学院
一、智能制造学院介绍
智能制造学院是培黎职业学院现有的五个二级学院之一,现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光伏工程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等6个专业,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两个专业群以及两个产业基地,建设汽车运动、制冷空调两个产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2人,双师型教师占70%,研究生及高级职称教师占20%。
二、学院实训条件
学院现有电工电子技术、PLC技术、CAD/CAM、电气控制、钳工、机械加工、现代电气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汽车电工电子、汽车发动机电控、汽车电器、汽车底盘电控、汽车整车、汽车技能大赛(1+X考核)、中德新能源汽车基础技能、中德新能源汽车综合技能、中德新能源整车技能、汽车虚拟仿真等40余间实训室,价值3000多万元,面积达到8000余平方米。可以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光伏工程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6个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项目化教学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三、专业设置
1. 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代码:560301
培养目标:培养能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和调试、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对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制造单元进行运行调试、管理和维护的人才。
主干课程:电气与PLC控制技术、电机学、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生产线装调与设计、智能制造系统等。
职业面向: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的设备工程技术、机械设备修理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自动生产线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管理、销售和技术支持、技改、维修等工作。
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业代码:500211
培养模式: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培养能制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方案、熟练操作汽车常用设备仪器及工具、进行汽车故障诊断、排除故障的具有高水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汽车专业领域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汽车车身电控技术与维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与维修、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线路分析与车载网络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
职业面向:面向汽车制造企业和汽车维修服务等汽车后市场企业,从事汽车制造装配、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汽车改装、汽车服务顾问、汽车售后服务管理、汽车保险理赔等技术和管理工作。
3. 新能源汽车技术
专业代码:460702
培养模式: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培养熟悉新能源汽车结构和理论,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面向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调试、检测、维修维护、销售,具有良好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拓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新能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等。
职业面向:面向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试验与试制、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新能源汽车质检、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以及新能源汽车维修管理工作,以及从事交通运输企业和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行业管理部门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4. 集成电路技术
专业代码:510401
培养目标:适应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掌握集成电路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具备集成电路工艺管理、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等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集成电路版图设计、VerilogHDL语言、EDA应用技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集成电路封装技术、FPGA应用开发、半导体制造工艺、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
职业面向:面向从事设计、制造、测试、封装、应用等领域的众多岗位。从事版图辅助设计、常规工艺优化及工艺程序修改、软件程序维护、质量检验、现场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定期维护、电子产品装调等工作。
5. 制冷与空调技术
专业代码:460205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制冷空调产品设计与制造、产品营销与售后服务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制冷空调产品制冷系统设计员、制造、质检、运维、营销等相关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应用电子技术、能源装备检测技术、PLC与外围设备应用、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装置设计、制冷装置智能制造、制冷设备电气与控制系统检修、制冷空调系统安装与运维等。
职业面向:制冷空调产品质量检验员岗位、制冷空调产品维修技术员岗、制冷装置设计岗位、制冷产品制造岗位、制冷空调运维岗位、冷库运维管理岗位、冷链物流岗位等。
四、校企合作
学院汽车专业按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SGAVE(简称)源于教育部与德国大众、奥迪、宝马、戴姆勒、保时捷五大汽车厂商自2010年共同实施的“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汽车机电项目”。
由德国车企、高校专家和中国高职院校教师、职教专家共同设适应中国高职院校的、贯穿人才培养三年全周期的教学大纲;项目采用“客户委托、工单引领、问题导向”的“剥洋葱式”模块授课模式,坚持学生考核、学校审核、教师培训标准化,坚持企业全程参与学校遘选、学生组班、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各环节,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内涵建设。学院分别同国内吉利长兴、小鹏汽车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学院以培养具有现代工匠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14所院校签订了校校合作协议,成立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山丹培黎教育培训基地”,着力在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发挥“培黎”品牌优势,建立、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新西兰、英国等国家友好组织、院校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师生互派交流学习、技术研发和项目合作。目前,学院与新西兰坎特伯雷理工学院、怀卡托理工学院的合作备忘录已经签署,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的合作也已展开。
闽江学院与自动化科技: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学科,现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安全等5个本科专业。
现有专任教师54人,其中教授9人、副高职称25人、博士28人、在读博士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23人。聘请客座教授4人、副教授2人增强团队建设。2人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新建本科高校优秀人才计划”、获评省“教学名师”和市“优秀人才”;2人入选“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入选“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培育计划”;1人为企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建有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和“数字福建智能化生产物联网实验室”,一个省级“面向智能化生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聘请中科院林惠民院士为首席顾问。聘请长江学者、南京理工大学杨健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刘元安教授、伦敦国王学院高级副教授林克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级研究教授王堃等一批国内外学者,加入团队增强研发实力。现有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控制系统、物联网等四个研究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获评省应用型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评省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获评省重点学科、硕士学位培育点立项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评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立项;“信息技术与智能应用”专业群入选省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建设;获批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示范性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开办人工智能创新班。
2017年至今,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在各项专业竞赛上屡获佳绩。在省级及以上专业竞赛累计获得奖项117项(获奖学生333人次),其中国家级19项、省级竞赛98项一等奖16项。并有72人次考取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软考)各项资格证书。此外我们还组建双创队伍102支,参与教师34名,学生479人次。组织师生申报校长基金共立项73项。大学生双创项目省级立项11项,国家级立项11项。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