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动感惠民生收录关键词:人工智能 物联网 卫星产业 】
  
  40亿重磅“新星”落地雄安 卫星互联网发展再提速!
  
  近日,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
  
  三大央企出资40亿元成立时空信息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时空信息”)于4月20日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40亿元。
 
  
  中国时空信息集团经营范围包含卫星导航服务、卫星通信服务、大数据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人工智能双创服务平台、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气象观测服务、地震服务等。
  
  时空信息的三大股东——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在卫星互联网、北斗导航、通信网络等方面资源的优势整合,将推动时空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根据计划,中国星网将在未来五年内发射约10%的星网星座卫星,为2035年前部署6G移动通信网络提供有力支持。有分析认为,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为星网的应用,布局下一代空天地一体网络作准备。
  
  政策助推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
  
  卫星互联网主要是指以卫星为接入手段的互联网宽带服务模式,属于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
  
  卫星互联网有什么用?
  
  有了卫星互联网,就意味着天上成百上千颗卫星,能时刻与地球上的手机、轮船、飞机、汽车等交换信息,无论身处沙漠、海上还是飞机上,都能享受到像家里一样的上网体验。
  
  此外,卫星互联网提供的服务并不限于宽带,也包括能够提高定位和授时精度的导航增强功能,可对航空、航海、远洋货物等进行跟踪的物联网等。
  
  空间轨道和频段是满足通信卫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由于空间轨道和频段资源是有限的,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各国争相布局,卫星互联网国际竞争加剧,太空“织网”之争渐趋白热化。
 
  
  近年来,国家及相关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在政策的持续支持下快速发展。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将卫星互联网纳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领域。
  
  2021年4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整合统筹国有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计划,进一步推进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
  
  2021年11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布局卫星通信。加强卫星通信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推动高轨卫星与中低轨卫星协调发展。推进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信息通信系统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盖全球、天地一体的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各类用户提供全球信息网络服务。
  
  2023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制度若干改革举措的通告》,将卫星通信设备纳入现行进网许可管理,为卫星通信相关终端产品开发设计和生产制造,提供技术指导和合规指引。
  
  根据 SIA ( 美国卫星工业协会 ) 发布的《2023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2023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超过330亿元人民币。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450亿元,2030年达到1512亿元。
  
  “从天边走向身边”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持续加速,卫星产业建设在各地加速落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未来将有更多的新质发展动能萌发、破土、升空。中国卫星互联网未来可期、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