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将进入自动化制造时代
2010年5月27~30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五届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上,作为工业自动化行业的领军者,柯马(COMAU)中国旗下的车身焊装事业部和机器人事业部携手参加了此次展览,展示柯马在汽车工业和非汽车工业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柯马(COMAU)中国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汽车产能进入千万辆平台,对于生产线的节拍和柔性化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汽车产业必将进入自动化制造时代,不但进一步提高产能,同时汽车质量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在此次展会上,柯马车身焊接事业部展示了为一汽轿车设计的一条自动化、柔性化程度极高的焊装生产线。整条线为无人自动封闭生产,安排多个高端机器人,车身总拼工位以OpenRobogate技术为特色,生产节拍可达60JPH,并且可用于多平台、不同车型共线的随机混流生产。整车厂商可以通过增加轨道来实现车型的增加,实现每小时产能达60辆的完整工程解决方案。 柯马(中国)的副首席执行官、副总裁贺万民先生表示,“近年来,汽车市场的竞争点越来越集中在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上,大批量单车种专用线的生产模式已变为各主机厂的发展瓶颈。因此多品种的柔性化共线生产方式也就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汽车生产中。柯马在车身焊接柔性总拼系统和焊接机器人技术的核心优势以及大规模、高柔性、高自动化、高效率的制造业生产管理方式,保证了柯马始终居同行领先的地位。” 根据柯马(中国)的分析,中国汽车市场虽然很大,现在的销售量跟美国销售基本持平,但平台数远远大于美国。贺万民认为,这意味着资源投入的合理性上有问题,一个平台在重复开发,导致价格竞争、汽车厂家利润逐年下降,单个厂商竞争力不高。他预测中国汽车产业必将发生重大合作和并购,未来两三年内汽车企业主要厂家肯定会由目前80家缩小在30家以内。因此,柯马集团对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是,中国车企将像欧美国家一样实现跨企业合作,共享平台,打造百万辆产销能力,这将使整个汽车业制造技术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在产品制造的链条上,侧重于采用机器人化、自动化的柔性生产系统方式,大幅下降单车成本。 基于这个判断,2008年柯马(中国)开始向自主品牌车企提供设计、制造每小时焊装达60节拍和70节拍的汽车生产线。而目前大部分车企的生产节拍是1分钟或者1分半钟,不能满足市场供应短期急剧增加的需要。据了解,柯马生产线提供的产销规模的保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采用了大量的机器人作业。 柯马机器人事业部是世界上主要的优质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此次北京展出的SMARTLaster激光远程焊接是柯马的新技术之一,该系统通过将聚焦和重新定位远程激光模块和多关节型机器人组合起来而制成的,重复定位精度达0.05mm。该技术能够降低系统成本、提高反应速度,实现更简易的离线编程,应用领域包括白车身焊装、车门、座椅、B柱、开关柜等。 柯马于1997年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并于2000年成立了独资企业——柯马(上海)汽车设备有限公司。目前在华员工达500多人,业务包括工业自动化系统和全面维护服务。在过去十几年中,柯马与中国本地客户建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在动力总成、车身焊装、汽车工程、机器人及维护服务五大领域与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一汽大众、一汽集团、奇瑞汽车、东风集团、长安汽车、神龙汽车、东安发动机、华晨汽车、华泰汽车等众多国内汽车制造商有着广泛合作。2009年,柯马航空和柯马工业外包服务业务部相继进入中国。 (自动化网莫铭编辑)
我要收藏
个赞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