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时代的新烦恼
【导读】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近年十分流行的概念。电脑集群实现的强大计算能力让各种联网设备都能随时随地连接到“云”端资源,甚至一台手机也可以获得HPC(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能力。计算方式的变革催生了新的业务模式;同时,软硬件市场的形态和竞争模式因此而改变,新问题也将浮出水面。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合理配比局端和服务器端的计算量。“云”由大量分布式计算机组成,计算及存储在分布式系统进行,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局端根据需求访问云中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并按资源或数据的流量计费。传统的嵌入式厂商曾经把云计算看作嵌入式互联网的未来,并以此作为打击英特尔X86架构商业模式的利器;十分有趣的是X86厂商也表达了同样的愿景。ARM阵营认为,X86处理器较强的处理能力和先进的制程固然让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但同时也使价格和功耗增加。过去的本地计算方式需要局端强大处理能力,而这些应用都可在未来的云端实现,嵌入式设备只需要UI和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即可享受各种体验,而无须将资金浪费在强大的处理器上。 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因为这种争论本质上来自更深层的计算平衡配比。系统前端和后端计算量与能力的负载比例并非一成不变,其经常随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前后浮动。例如过去的瘦客户机并不需要较高性能,运算主要在后台服务器进行,前端只需要显示功能和操作界面;但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用户对更丰富能力的需求使后端服务器不堪重负,对前端需要一定图形处理能力的等需求又逐渐体现。另一方面,英特尔的嵌入式市场策略将基于较灵活的SoC,即以通用低功耗内核配备不同的周边设备及加速器,以单一架构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因此,未来的局端虽然可能不再需要处理器进行复杂的图形运算,但节省下来的处理能力可用作与网络相关的加速计算,提高连接能力和稳定性。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让用户安心地将信息放到云上,突出表现为传统桌面软件和基于Web 2.0网络服务间的取舍。计算配比的变化使软件业也与终端硬件面临类似的情况,同时也让人产生了对数据安全的忧虑。首先云端应用势必比本地桌面程序更加丰富、便宜,且无需终端拥有很大的存储空间和处理能力;但用户担忧的深层根源在于对云计算安全性的考虑。一些与娱乐和日常生活相关的程序对安全的需求较低,适合在云上实现;而对于商业、金融、军事等与安全和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应用,桌面系统可能仍旧是首选。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Exchange Server和Google App,这两种基于Web方式的应用都可以让用户把日程、联系人等商业和私人信息上传到公共互联网,但有谁会这样做呢?云计算从技术角度的确是计算方式的革命,但似乎更需要革命性的安全措施和商业模式。 云计算可能会使人类拥有前所未有的信息掌控能力,集群计算将变得更加廉价,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新的问题。计算配比一直处于摇摆状态,相关厂商需要灵活的系统架构且切不可迷信“一切在云端”的美好幻想。其次,数据安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云计算商业模式的成败。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业的演进历史非常值得云计算借鉴:完善的安全和信用体系使人们已经放心地将财物存放在银行。因此,当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能够让用户方便且安心地将数据存放在云端的时候,才标志着云计算模式的成熟。
我要收藏
个赞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