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打通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链, “早餐汇”释放造船业升级新机遇
【ZiDongHua 之动感惠民生收录关键词: 智能船舶 制造业 新能源】
武汉打通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链, “早餐汇”释放造船业升级新机遇
“武汉是江海直达的发源地和发展地。当前,武汉借势国家船舶制造业升级换代的战略部署,发挥内河航运的资源优势,未来有望走在全国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的最前列。”10月17日,在市经信局举办的民企“早餐汇”绿色智能船舶专场活动中,武汉船舶行业龙头企业、投融资机构与政府职能部门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武汉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技术创新、场景开发、新能源船舶认定标准、老旧船舶报废更新补贴……“早餐汇”现场,企业谈愿景、提需求,职能部门宣讲政策、收集问题。
武汉创新江海运输有限公司
武汉创新江海运输有限公司设计出国内首批以甲醇作为单一燃料的江海直达船,并签下16艘新能源船的大订单。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袁厚安在“早餐汇”上透露,公司已经打通绿色智能船舶开发、设计、集成、投资、建造、营运、销售等产业链全环节,比国内市场上的造船成本降低10%以上。今年,该公司计划建造20艘1.5万吨级和10艘1.96万吨级两型甲醇单一燃料江海直达船舶,并参与交通运输部“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重点专项研发船舶驾驶辅助智能系统。
“希望行业协同发展,政府更加关注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集成创新。”袁厚安表示:“我们将为武汉绿色智能船舶产业走在全国最前列担当使命。”
湖北长江船舶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
去年成立的湖北长江船舶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是从出口远洋船舶转型开发标准船型,目前已与华电集团签约。该公司总经理邓超风在早餐汇上提到,武汉有7位船舶相关专业的院士,发展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具备雄厚的科教人才优势。目前,该公司正在武昌区打造绿色智能船舶垂直产业园,希望聚集行业上下游企业发展做大产业规模、做强总部经济。
武昌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武昌区正着力打造绿色智能船舶研发设计集聚区,主要沿滨江一线,聚焦杨园、积玉桥、首义、中南四个片区规划研发、设计、供应链等板块,加快形成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的绿色船舶产业链空间布局。希望广大船舶类企业与政府携手,为集聚区的建设建言献策,武昌区将全力为企业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武汉长海船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长海船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中船712研究所的全资子公司。借助712所的技术策源及支撑作用,该公司打造湖北省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业中心。“早餐汇”上,长海船舶总经理周凌辉带来好消息——本月,该公司与三峡集团签约设计建造全球最大纯电力散货船。“国内不少地方政府组团来武汉考察船舶类企业,因地制宜挖掘绿色智能船舶的应用场景。”周凌辉建议,武汉绿色智能船舶产业与文旅产业加强融合,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景区的需求。
无疆(武汉)技术有限公司
无疆(武汉)技术有限公司从出口游艇、钓鱼艇转型绿色智能船舶制造,目前正在研发新能源智能共享游艇,并在国内各大核心景区进行批量投放,计划一年内在全国投放千余艘共享游艇。“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汉是百湖之市,具备发展绿色智能游艇的先天条件。”该公司董事长刘飞在“早餐汇”上建议政府部门面向企业开放更多的应用场景。
对此,武汉市水务局河道堤防处、河湖流域治理事务中心表示有意探索绿色智能船舶与水务执法、河湖治理相结合的路径。市文旅局透露,他们一直鼓励游船企业按照“一船一品”的思路,打造特色演出等新能源游船个性化场景,更好服务市民和游客。
“早餐汇”上,市交通运输局港航处有关负责人和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审图部主任朱烨分别介绍了老旧船舶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以及新能源船舶认定标准的公布时间。湖北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和首义科创母基金的代表也围绕投融资业务与企业进行了交流。
作为活动主办方,市经信局装备与船舶海洋工程处负责人表示,省市高度重视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重大战略部署,积极为企业解答政策、搭建平台、做好服务、排忧解难,政企携手抢抓武汉船舶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我要收藏
个赞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