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央视直播探访上海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最新进展
【ZiDongHua之“动感惠民生”收录关键词:人形机器人 智能制造 机器人 传感器】
央视新闻︱央视直播探访上海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最新进展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3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肖冰毅探访位于上海浦东张江的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实地探秘国内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的最新进展。在这个被誉为机器人"技能学校"的训练基地,百台来自不同企业的机器人正通过大模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精细化操作与复杂场景训练,为未来多领域应用蓄力。
在训练场核心区域,数十台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正在不同"工种教室"接受专项训练。这些机器人涵盖工业、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通过共享训练数据实现能力提升。通过采集机器人运动轨迹、任务完成度等数据,结合强化学习算法进行实时优化,使机器人能快速掌握叠衣服、分拣药品、设备检修等精细化操作。

训练场涵盖了智能制造、民生服务和特种应用三大领域的超过10个场景。在工业场景模拟区,机器人通过头戴式传感器精准复现工程师的操作动作,其微米级精度已可胜任精密仪器维护。在高温高危场景中,在一些高精度设备清洗的过程中,机器人可以逐渐完成上万个微小孔洞的清洁任务,大大提升效率。
足球训练场区域颇具看点,机器人通过足球比赛不断迭代运动控制、视觉感知、智能策略的技术,使它们变得抗干扰、反应更快、更聪明。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许彬向央视新闻记者介绍道,3月21日,国地中心联合上海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发布了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集成了强化学习框架和模型自适应技术,一套代码可以覆盖一百余型不同的机器人,这标志着国地中心在仿真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将有效降低研发门槛,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落地。
今年,国地中心争取协同产业相关方,共同收集约1亿条真机实采和虚拟仿真数据,训练机器人具身智能模型。未来,国地中心也将同亚太地区和欧美多个国家,在模型和数据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共同促进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和技术创新发展。

我要收藏
点个赞吧
平台转发数:1次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