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十大自主创新成就简介2011-05-17 10:40:22 来源:

1、高效光伏电池及自主装备

“十一五”期间,在光伏领域组织实施200多个重大创新项目,每年新增专利列全国第一,在低温活化制绒、连续流片式硅表面扩散、在线蒸汽湿法腐蚀、发射极聚焦光学扫描掺杂、高粘度喷墨打印金属化等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与上述创新工艺相对应,自主研发了气相沉积、高温扩散等系列生产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冥王星(Pluto)光伏技术将单晶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到19%以上,居世界领先水平。2010年全省光伏产业实现产值1988亿元,同比增长81%,晶硅电池产量占全国的55%以上,约占全球的22%。全球光伏排名前20强江苏有5家,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系统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世界光伏产业的主要集聚区。

主要技术支撑单位: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江苏华盛天龙股份公司等

2、风电装备核心部件及海上风机

“十一五”期间,我省风电装备领域每年新增专利500件左右,列全国第一,组织实施100多个重大自主创新项目,成功在大型风电机组设计、机组载荷优化、齿轮箱多功率分流、风场无功综合控制系统、风电逆变系统、大尺寸叶片、海上风电机组自维修等方面开发和掌握自主技术。2010年,我省自主研发的3MW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在海上风电场成功装机并网运行,5MW海上风电机组样机成功下线,更为重要的是江苏在风电装备的核心部件制造领域跨入国内领先行列,大型齿轮箱占全国65%,大尺寸叶片占全国58%,轮毂和回转支承部件占全国50%。我省风电装备核心部件产量居国内第一位,全国新增装机量前10名企业中有5家在江苏,风电装备创新高地基本形成。

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南京高速齿轮箱有限公司、连云港中复连众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江阴协鑫有限公司、华锐(江苏)风电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制造

“十一五”期间,我省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承担国家02重大专项等重大科技项目60多项,全面掌握了当今世界三大主流封装技术,圆片级封装国际领先,12英寸圆片级封装已经批量生产,系统级封装工艺水平达35um,实现多芯片SoC功能集成,三维垂直封装堆叠可达8层以上,高密度封装和低功耗技术与国际同步。与此同时,自主装备能力大幅提升,封装生产线基本实现了国产装备的自主研发与应用示范。2010年全省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95.9亿元,占全国的42.9%,已形成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配套材料及专用设备的完整产业链。其中全省集成电路封装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占全国封测业的59.6%。

主要技术支撑单位: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富士通科技公司、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4、坚强智能大电网控制系统及设备

“十一五”期间,在该领域组织实施100个重大自主创新项目,成功在大型电网安全稳定、电网调度、电网控制及保护等方面掌握核心技术,从只能对电网一次设备监控提升到对一次和二次设备同步监控,处理信息量从几万个跃升到几十万个;对电网监控由稳态上升到稳态和动态同步监控,系统目标从安全性过渡到安全与经济性并重。基于原始创新理论(暂态稳定量化理论)指导的世界第一个大电网自适应紧急控制系统投入应用,电网稳定分析与控制领域成果在10项国家重点稳定控制系统工程中实现应用,超高压继电保护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我国第一条百万伏级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1000kV特高压晋东南长治变电站工程等多个重大工程中应用;产品还远销国外数十个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国网电科院、南瑞继保、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

5、海洋工程装备自主设计与建造

“十一五”期间,我省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突破了全功能集成制造、整体结构设计、抗风浪能力控制、动力定位系统设计、水上浮态建造等一系列技术难点,形成发明专利超100件。成功研制出国际首座SEVAN DRILLER圆筒型超深海钻井储油平台(总造价6亿美元),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钻井成套装备设计制造水平达到国际高最水平(第六代),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可在水深3000米的深海区域进行12000米以上的石油钻探。海洋工程装备引领江苏高技术船舶产业高端化发展,江苏海工平台占国内同行产值的1/3,正在逐步形成1000亿级产业。

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南通中远船务有限公司、熔盛重工、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船702研究所等

6、特大型桥梁建造与关键配套产品

“十一五”期间,以苏通大桥为代表的特大型桥梁工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了结构抗风、施工控制等十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创下了四项世界之最,达到了中国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特大型桥梁工程技术创新带动了高强度桥缆、路面沥青、特种混凝土等一系列关键配套技术与产品创新。例如超高强度桥梁缆索钢丝及缆索制造技术开发,大幅度降低大型桥梁建设总投入,可节约桥梁建设成本3—4%,该项技术产品即将成为国际技术标准。目前,我省特大型桥梁工程创新成果逐步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多功能双桥面吊机已在沪崇越江通道等多个特大型桥梁工程上推广应用;半漂浮结构体系、索塔锚固区钢混组合结构已在沪崇越江通道、荆岳大桥、金塘大桥等大型桥梁工程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