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进一步整合高校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日前颁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整合高校教育资源,调整优化高校学科设置,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对此,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认真贯彻海西规划,主动为产业发展培养急需紧缺人才,是推动教育更加紧密、更加直接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切入点。”
实施专项规划,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
不久前,一家工程公司负责人专程来到福建工程学院“预定”2011年的毕业生。“去年6月我们本计划从工院招收20多名毕业生,结果只‘抢’到了12人,原因就是‘下手’太迟,希望这次能赶个‘早集’。”
2007年以来,福建省根据陆续出台的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先后组织实施了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工艺美术、石油化工、交通运输、软件、医学等7个产业人才培养培训专项规划。
据了解,各专项规划实施以来,福建省在调整政策导向,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结构调整、集中教育资源支持急需紧缺人才培养、产学结合培养人才和促进高校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了产业相关专业急需紧缺人才约5.95万人,其中研究生0.37万人、本科生2.43万人、高职生3.15万人。
对接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近年来,福建省坚持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把专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从增加数量转到加强内涵建设上,通过整合资源,持续推动工科教育发展。
据了解,各高校根据本区域主要行业、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建设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电子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等162个本科特色专业和数控技术、通信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鞋类设计与工艺等122个高职精品专业,提升了专业办学的社会效益。
福建省还不断强化对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相关专业的引导和调控,坚决压缩长线专业招生规模,招生计划向工科类专业倾斜,向财政生均拨款达到规定要求、内涵建设力度大、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设区市高等学校倾斜,向办学规范、条件保障好、教学质量高、就业状况好的民办高校倾斜。
2005年至今,福建省新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通信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等工学类专业布点389个,工学类在校生总数达22.6万人,是2005年的1.65倍,占总在校生比例的34.8%。福建省高职工学类专业在校生11.5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3%。
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日前,福州瑞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斩获“C114中国通信奖”2010年度移动互联网最佳产业贡献和最佳解决方案两项大奖,再次彰显了其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蓬勃能力。快速发展的瑞星公司多年来一直与福州大学开展人才培养深度合作,每年都吸收和招聘福州大学优秀集成电路人才参与产品的研发。
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是福建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省教育厅积极推动各类高校与省内各地市县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参与平潭综合改革试验区、海西研究院和各地工业园区、科技园、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展专业、课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特别是厦门大学药物科技创新平台、福州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福建工程学院国脉科技学院等在产学研用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明显成效,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创业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突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月11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第一间“自主创新实验室”创立。实验室内先进的生产仪器设备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实际操作训练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参与自主创新实践的积极性。
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为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福建省资助了近789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鼓励和支持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果有机结合,积极创造条件对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扶持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大力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不断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据悉,今年福建省还将组织福建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等6所高校,重点在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3个专业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探索一批新举措、新办法。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福建省将重点研究制定海洋、现代服务业(物流、文化创意、现代金融、工业设计等)、先进制造业等人才培养专门规划;积极推动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建设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提高紧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整合各种资源,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快紧缺教师培养,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等,为紧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