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提案里的自动化科技(六):王一鸣、刘永好、杨国强
【自动化科技:智能建造、农机装备、数字技术】杨国强: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机器人、5G、新材料等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智能建造的时代正在到来。“国内已经可以实现建筑机器人机器人、建筑信息模型(BIM)、新型装配式建筑等产品和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协同作业,应用于勘察、规划与设计、生产、施工、监管与验收、运维与管理等建筑施工环节,能够很好地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率,也能够大幅减少工地上的建筑垃圾和废弃物,减少碳排放,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刘永好:“目前农业机器人发展现状距离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还有不少差距,存在着农机链条还不完善、智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机智能化发展聚合度不够、智慧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等亟待解决的痛点堵点。”;王一鸣: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时采集运行数据,强化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实现精准预测需求、设备远程监测和能耗管理,精细管理工业企业工艺、制造、物流等各个环节,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生产。有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可以减少20%以上的碳排放。
王一鸣: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前,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先进的传感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系统等日趋广泛应用,促进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流程、企业管理,乃至用户关系都呈现智能化趋势,大规模定制和个性化定制日益成为主流制造范式,生产组织和社会分工向网络化、扁平化、平台化转型,企业的边界日趋模糊,制造业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呈现诸多新特征。
一是数字技术加快向制造领域渗透扩展。过去一个时期,我国消费领域数字化转型更为活跃,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网络购物、视频直播、智慧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促进供需时空匹配,降低交易成本,释放巨大的消费潜能。走向未来,以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调、服务化延伸等融合发展新模式蓬勃兴起。
二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加快构建。如果说过去一个时期,我国消费互联网迅猛发展,形成了若干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网络平台公司,那么今后一个时期将迎来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浪潮。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企业的赋能、赋值、赋智作用日益凸显,正在作为一个新的生产方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三是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时采集运行数据,强化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实现精准预测需求、设备远程监测和能耗管理,精细管理工业企业工艺、制造、物流等各个环节,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生产。有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可以减少20%以上的碳排放。
综上所述,紧紧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利于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构筑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也有利于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要素成本提高的背景下,有效对冲劳动力成本上升,激活创新生态,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盈利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一些短板和制约,主要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重大原创成果偏少,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高端人才供给仍显不足。在终端产品领域,比如移动终端、通信设备等,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等中间品依然是短板。必须加快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
第一,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推动制造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数字化,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广一批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组织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中小企业提供成本低、见效快、实用性强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开放数字化资源,帮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推行普惠性的“上云用数赋智”服务,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融入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并夯实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基础。
第二,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智能制造是今后一个时期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领域。围绕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兴融合型技术领域,加快前瞻性布局,面向行业需求,在通用设计中兼顾专业需求,打造可用性强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培育平台化设计新模式,发展平台化、虚拟化设计工具,推动设计和工艺、制造、运维一体化,推动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加快生产制造全过程数字化改造,推动智能制造单位、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实现全要素、全环节的动态感知、互联互通、数据集成和智能管控。
第三,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相对于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对数据采集的精度、传输速度、存储空间、计算能力和智能化加工应用的要求大幅提升。要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云网协同发展,建设可靠、灵活、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培育有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建设一批跨行业领域的综合性平台、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特色性平台,以及面向特定技术和场景的专业性平台,打造基于平台的制造业新生态。
第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材料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行业企业、平台企业、数字服务企业跨界创新,打造多元化参与、网络化布局、市场化运作的创新生态。鼓励开源科技创新,支持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开源平台、开源项目建设,促进创新模式的开放化演进。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高自主供给能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第五,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协同推进千兆光纤网络、IPv6和5G网络建设,推动5G商用和规模化应用,加快布局卫星通信网络等新型网络,前瞻布局6G技术研发。在传统基建中,政府往往是主要投资方,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在新基建中,要鼓励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以更好对接市场需求,提高投资效率和技术先进性,形成政府与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合力。
刘永好:加快智能制造与农牧产业深度融合
“我关注的焦点一直保持在 ‘三农’领域与民营企业的发展。”
当谈到30年全国两会生涯时,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
今年全国两会,他总共带来了8个提案。包括《关于大力支持饲料养殖行业节粮提效的提案》《关于设立中国企业家日,弘扬企业家精神,提振企业家信心的提案》《关于加强培育“专精特新”,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市场主体活力的提案》《关于落实“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助力行动”》《关于支持农业机器人创新应用,加快智能制造与农牧产业深度融合的提案》《关于稳定生猪产能、降低周期性波动、引导生猪产业平稳升级的提案》《关于扶持社会化专业冷链物流企业,提升冷链行业运营效率和规范化管理的提案》《关于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工作的提案》等内容。
“三农”领域,依旧占据了刘永好提案方向的最大板块。
农业机械化
“机械化是有出路的,能够叠加机器人和智能化,这是新发展方向。”刘永好说。
在相关提案中,他表示,我国农业机器人的应用受市场投资、机械成本、推广度不够等综合因素,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少农牧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畜牧养殖、食品加工场景机器人与农业的结合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已推动自动投喂、智能屠宰、智慧防疫等将智能制造与农牧深度融合的应用场景探索。
“目前农业机器人发展现状距离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还有不少差距,存在着农机链条还不完善、智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机智能化发展聚合度不够、智慧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等亟待解决的痛点堵点。”刘永好在提案中坦承。
由此,他提出了五大建议。
第一条建议是,将畜牧、食品加工、冷链运输等机器人纳入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业基础再造和高质量发展专项。鼓励农业机器人设备使用、场景示范应用,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如,将机器人应用到生猪、鸡鸭养殖环境的饲料自动投喂;在疫病防治方面通过机器人施打疫苗;将机器人与肉制品加工环节结合,完成生猪剖半、鸡翅分拣等任务。建议政府支持具备能力的农业企业申报农业机器人购置补贴项目,国家按照相关标准评估确认后给予补贴。
第二条建议是,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立农业机器人应用标准化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农业机器人应用标准体系建设。系统开展农业机器人应用标准研究,加强基础共性标准、融合设备标准、解决方案标准的研制。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带动落地一批农业智能制造关键标准,合力推动农业智能化应用标准的迭代、评估和优化。完善农业机器人行业标准体系,健全监管机制,加速农业机器人的市场化应用。
第三条建议是,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农业机器人创新应用先行区。鼓励和支持各地结合区域农业特色和优势,开展农业机器人应用行动,开放机器人应用场景,加快地方特色应用落地,建设农业机器人创新应用先行区,以点带面推进重点区域和行业规模化应用。支持企业试点打造智能农场,构建养殖、畜牧、食品加工、种植、收割、仓储、运输于一体的现代农业。
第四条建议是,助力企业与多方联合成立产业基金公司,完善智慧农业机械科研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推广能力。支持企业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成立机器人产业创新基金,带动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向相关领域积聚,在科学研究、产业应用与市场开拓之间搭建起有效导向桥梁,有效推动农业机器人科研进度和促进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
第五条建议是,支持企业人才培养,提升人机协作能力,以机器人为基础,提升农业机器人应用基础水平。鼓励用户单位与普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等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建设“机器人+”应用人才实训基地,联合开展机械工程师、机器人操作和维护工程师等应用人才培养。支持行业培养引进“机器人+”应用高素质研发人才,打造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利用机器人技能大赛等平台,加强工业机器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颁发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支持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更多机器人应用人才就业渠道。
节粮提效
在“三农”领域,刘永好另一大关注点在于饲料养殖行业等生产端企业的节粮提效。
从生产端提高粮食使用效率,已成为用粮行业共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粮食产量6.7亿吨,种粮地17.5亿亩,亩均0.38吨。
“如能通过优化育种、饲料配方、优化养殖三个维度入手,降低饲料用粮和提高饲料转化率,每年提升1%的饲料综合使用效率,即可节约77万亩耕地资源。连续坚持五年,就可累计节约粮食约150万吨,相当于节约300多万亩良田。这将对绿色发展、土地节约产生巨大贡献。”他称。
但饲料养殖行业转型升级也存在种种难点。
刘永好提出,在饲料行业推广低蛋白日粮配方和生产技术、提升养殖行业精准饲喂技术能力,是尤为迫切的任务。但饲料综合成本已连续5年上涨,养殖业生产成本与市场价格的剪刀差越来越大,养殖企业不仅面临生存困难,更存在资金、人才、技术压力和服务能力等多重瓶颈,迫切需要外部支持,才能加快技术改造、优化成本,真正实现既节粮增效又增收促产的良性发展。
为此,他提出四项建议。
一是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大力宣传鼓励饲料养殖行业等生产端企业节粮提效,形成节粮提效的良好氛围。对于节粮提效表现突出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经济和精神上的奖励;组织有关媒体展开宣传报道,形成全社会关注和鼓励;定期就节粮提效成果、经验、技术进行公示和表彰。
二是放宽政策,缓解原料短期供需缺口,优化长期战略布局。一方面以有效举措缓解短期供需紧张,如适度增加民营企业进口玉米的国营贸易配额规模,强化配额外进口谷物的战略对接,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和运作效率等。一方面以政策推动长期战略布局,鼓励和保护农民种植油菜籽和大豆等油料作物,提高国内油脂油料产能;支持企业在大宗商品供应链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引导和指导企业参与对行情的研究预判,从而减少采购误判损失,提高资金效率。
三是鼓励饲料企业通过不断优化饲料配方、养殖企业优化养殖方式,实现节粮目标。包括大力推广数字化饲料配方技术、精准饲喂技术,对饲料养殖企业的软硬件技术改造给予资金补贴和支持,对养殖企业以采购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精准饲喂水平,给予资金奖励、信贷支持等;出台专项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参与杂粕、粮食加工副产物、食用动物副产品和微生物蛋白、昆虫蛋白等蛋白饲料资源的研发利用等。
四是在当前养殖企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国家和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加大对企业自研节粮育种项目的资金扶持。鼓励和保护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保障育种研究在人员、资金上的持续性,让专业技术人员能够长期专注于优化种猪、种禽的选育研究,从而通过育种工程,优化畜禽品种,不断提高畜禽饲料转化率,减少粮食消耗。同时,支持和鼓励产学研结合,加快对优质种源的市场化推广,如以政策、资金补贴联合育种创新、区域试点推广等工作。
杨国强:加快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 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提交了《关于加快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助力“双碳”目标,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建议大力支持建筑机器人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推广应用,加快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创新监管机制与评定体系,加快建立智能建造相关标准体系。
杨国强介绍,传统建筑业因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风险高等特点对年轻人吸引力持续下降,建筑行业“招工难”“用工荒”现象不断加剧。同时,国家“双碳”目标也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建筑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达49.3亿吨,其中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1亿吨,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1%。
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机器人、5G、新材料等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智能建造的时代正在到来。“国内已经可以实现建筑机器人机器人、建筑信息模型(BIM)、新型装配式建筑等产品和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协同作业,应用于勘察、规划与设计、生产、施工、监管与验收、运维与管理等建筑施工环节,能够很好地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率,也能够大幅减少工地上的建筑垃圾和废弃物,减少碳排放,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杨国强表示。
为进一步巩固创新发展成果,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产品和技术的应用推广,杨国强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大力支持建筑机器人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推广应用。鼓励行业重点企业以建筑场景需求为牵引,针对生产、建造环节的应用场景,推广建筑机器人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的应用。在现有智能建造试点示范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拓展试点范围,推动建筑机器人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投入工程项目建设,提升工程施工智能化水平。
第二,加快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创新监管机制与评定体系。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出台适用于智能建造的创新监管体系,建立适应智能建造特点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和合同履约监管制度。加快制定智能建造评定标准和评定办法,明确智能建造的基本规定、技术指标、评分体系、评定等级、评定机构等内容,逐步完善智能建造评定机制。
第三,加快建立智能建造相关标准体系。联合行业权威机构、龙头企业、专家学者、骨干企业等力量,根据智能建造应用情况,加快建立与智能建造相匹配的建筑机器人机器人和智能施工设备产品标准、施工标准、设计标准、BIM集成设计标准、装配式部品部件标准、新型建造工艺工法标准、验收标准等标准体系,推动智能建造大规模应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