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学生研发“多通道微生物传感器”检测水污染
上传时间:2011-11-09
目前已知的合成化学品超过10万种,每年还在以上千种的速度增加。这类有毒化学品一旦“入侵”水源,化学检测方法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作出综合判断,且难以识别其中的一些有毒物质。日前结束的全国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支学生团队拿出了一项名为“多通道微生物传感器”的生物检测水污染的新发明,最终摘获本届全国“挑战杯”特等奖。
生物监测的方法目前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化学检测,应用于水污染的应急管理。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的优势在于,检测人员不必把受污染的水体样品带回实验室,只要直接拿着生物试剂,就可以现场做水质综合毒性检测,为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提供基础判断。
据介绍,生物毒性检测方法一种是使用鱼类、浮游生物、藻类等水生动植物作水体毒性试验,存在成本高、操作方法复杂等问题;各国的科学家们普遍倾向于利用第二种方法,即微生物毒性检测。微生物本身机体小、种群数量大、生长繁殖快,和高等动物有类似的物理化学特性和酶作用过程,是一种更理想的“试剂”。
“它们多是基于微生物的发光、细胞生长、呼吸和酶活性变化等生理指标为指征。”同济大学环境学院生物传感器实验小组成员王晨谦介绍,但这类技术实际运用效果不太理想。比如,当实验人员用发光菌对受污染水源做毒性分析时,这类菌株数量单一、难以长期保存,不仅分析费用较高,而且分析受样品色度、浊度的干扰因素比较大。而基于呼吸仪的测试方法,则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会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
基于上述分析,同济的学生团队发明了这种名为“多通道微生物传感器”的新型生物毒性分析方法,当毒性污染物存在时,微生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会表现出相应的电流强度变化,检测人员可根据待测污染物对生物电流影响的程度,判断其毒性的强弱。
多通道微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安全卫士,具有检测污染物范围宽、操作简单、不受样品色度和浊度干扰、毒性检测结果更具客观真实性等优势。同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周琪介绍说,王晨谦小组的这项技术已经获得了独立知识产权,填补了我国环境检测技术领域的一项空白,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自动化网无关。对本文及其中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供参考。
我要收藏
个赞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