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创新自科文收录关键词:中科创达 大模型 自动驾驶 智能座舱 】
  
  中科创达:端云结合的混合 AI 才是汽车探索大模型的可行出路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从电动化向智能化飞跃,芯片算力不断提升,汽车智能化作为未来出行的核心,整个行业高度内卷,未来行业的发展充满着未知。以“想象”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于2024年6月14日-16日在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科创达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耿增强与现场嘉宾围绕“智能座舱体验是否已经停滞演进?”的话题展开主题辩论。
  
  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是由行业知名媒体汽车商业评论主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十六届,论坛以前瞻视角认真回顾汽车行业每一年的发展变化并给予解读,并汇聚众多行业专家、学者共同为汽车产业更好的发展献计。当前座舱智能化主要体现在驾驶操作界面的变化、人机交互方式的变化、远程车控功能和操作逻辑的变化、第三空间设计的变化等方面,各大主机厂的方向逐渐趋同,通过本次探讨,为智能座舱的创新提出更多发展方向和技术指导。
 
  
  中科创达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耿增强(右一)参与主题辩论
  
  在“智能座舱体验是否已经停滞演进?”话题讨论中,耿增强表示:“尽管当前智能座舱的体验看似处于停滞状态,但这实则是智能座舱迈向标准化给人造成的一种错觉。智能座舱硬件的标准化如屏幕尺寸,使得主机厂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广泛地适配应用生态,从而为驾驶者和乘客带来了更为良好的交互体验。”
  
  针对大模型上车,耿增强指出:“大模型毫无疑问已然成为汽车未来竞争的关键焦点,它宛如汽车发展的全新引擎,持续为汽车的智能化、个性化等诸多方面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极为强大的动力与有力的支撑。然而,鉴于当下芯片算力所存在的限制,端云结合的混合 AI 才是探索大模型的可行出路。大模型在汽车应用中最为直观的感受便是,其为汽车语言助手赋予了强大的语言理解及生成能力,从而让它能够更为精准且自然地与驾乘者展开交互沟通。目前,智能汽车的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尚未现身,而且汽车相较于手机和 PC 而言,其用户体量还相差甚远。通常情况下,Killer APP 往往会先是在 PC 和手机上出现,而后才会逐渐过渡到汽车领域。”
 
  
  中科创达滴水OS智舱版
  
  无论是智能座舱标准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亦或是大模型在汽车领域的逐步应用,还是未来自动驾驶的不断发展,于中科创达这样的一家软件厂商而言,都蕴含着极为巨大的潜力与机遇。中科创达滴水OS智舱利用汽车大模型、Kanzi UI引擎&工具等技术产品,可以根据主机厂产品特性,构建不同的座舱方案,助力每款车型具备独特的产品力。
  
  自研VGUI大模型,让智能座舱具备生成式自然交互体验能力,可以实现文字、端侧实时生成,满足车载用户响应速度及隐私保护要求的同时提供功能全面可处理复杂问题的大模型能力。全新智能主动推荐引擎可以根据人、车、环境状态和场景的不同变化,主动为用户进行驾驶功能和应用服务推荐,帮助用户解决驾驶、娱乐、休息等用车场景遇到的问题,提高用户驾乘体验。
  
  在交互设计上,Kanzi场景化沉浸式3D渲染交互界面,将传统以应用为中心界面转化为以用车场景为中心的沉浸式界面显示方式,使缺乏连续性的界面切换通过同一个镜头引导用户视角连贯变化,使功能的过度更加顺畅,用户体验更加身临其境。在常用的地图应用里,kanzi可以结合车身感知数据、高精普精地图数据实现3D地图场景及行驶意图显示,真实地标建筑物细致描画,实时渲染重构场景,还原实时路况信息。
  
  在座舱应用生态方面,滴水OS积极与海内外伙伴建立生态合作,持续拓宽滴水OS生态圈。目前,针对海外的生态,滴水OS已经与Qualcomm 、AWS 、here、TomTom、 Cerence、SERAPHIC、 Akamys、ETAS等数十家伙伴建立良好的生态合作关系。主机厂可以基于滴水OS按需组合,灵活打造极具个性化的座舱应用,加速出海进程。
  
  中科创达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及端侧智能产品和技术提供商,在本次论坛上充分展示汽车滴水OS创新的技术、丰富的生态。未来,中科创达将持续深耕技术创新,拓展全球生态布局,为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