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开放教育教学创新——上海开放大学第三届开放教育研讨会成功召开
人工智能赋能开放教育教学创新——上海开放大学第三届开放教育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4年11月9-10日,上海开放大学主办的“人工智能赋能开放教育教学创新”的第三届开放教育研讨在国顺路校区顺利召开。来自全国的200多名与会者参加了会议。专家们从不同角度论述和探讨了数智时代开放教育新发展的可能和机遇。会议主题前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有序,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
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王松华在致辞中指出,技术应用是开放教育的重要特色,技术有助于消除学习的时空限制,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终身学习的需求,使得“人人能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成为可能,当前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开放教育教学创新,意义重大。
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做了题为“数智时代开放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思维”的主题报告。报告从“结构性问题探思:高教普及时代的社会发展隐忧”“数智时代教育新理念:终身学习为魂,教育开放为魄”“数智赋能教育融合:高等教育为体,开放教育为形”“开放教育新质发展:构建全开放柔性融智学习新生态四个方面阐述了开放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发展新思路。报告立意高远,逻辑严密,内容丰富、新颖,受到参会者的广泛关注。
西北师范大学郭绍青教授做了题为“教育数字化开辟(赋能)的教育新赛道在哪里”的主题报告。他对比中西方教育发展历程后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突破口。教育数字开辟新赛道可操作的小切口包括智能学习中心应用试点、组织企业开发学科智能教师、推动以智能学习中心为基本单元的未来学校示范性建设、智能交互学习系统研发、跨平台、跨场域发展水平评价。
西安交通大学陆根书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加速了高等教育评价理念从总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评价标准逐渐从单一转向多元与个性化,评价形式从传统的纸笔测验、课堂观察和现场提问转变为更加实时的监测评估,评价内容从认知能力发展拓展到非认知能力发展等维度,评价技术与工具丰富化。
美国阿克伦大学钱玲博士、美国俄亥俄州沃尔什大学埃米·赫斯顿(Amy Heston)教授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美国高校教学的应用与实践,包括加强批判性思维人才的培养、紧密关注工业界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对人才的需求、师生共同提升人工智能素养。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英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其核心内涵是在“如何理解”“如何行动”“如何成为”三方面为教师提供有效支持。“如何理解”的关键是深刻理解智能技术赋能教师的“留白”与“创新”;“如何行动”的关键是教师要在立德树人、技术治理与结构性创新上发挥“人在回路”的作用;“如何成为”的关键是要以大系统观发展教师的大视野、大思维和统整性大能力。
上海开放大学肖君研究员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开放教育的体系架构和应用场景,包括人工智能助学、助评、助训、“助毕”(指毕业论文指导)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苗逢春教授强调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框架,包括及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管制、包容性开发与应用、教师和学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以及人工智能在教学、学习和评价中的应用等,着重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推出的全球中小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全球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华侨大学王华珍副教授阐述了智能体技术具备大模型+规划+记忆+行动的特征,适合用于解决自动化、标准化、流程化的重复性工作,智能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将专业数据、经验和知识融入大模型,打造个性化、高效的教学智能助理,减少重复性工作。
渤海大学刘凯副教授认为,世界人工智能头部企业正在变相承认计算主义规模定律(Scaling Law)已失效。所幸,人工智能和教育学之间隐秘的促进关系正在被揭示:人工智能系统具有学习能力,也应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可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崭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包括具身语义落地、多模态可解释性以及非计算主义表征等。人类正在经历并见证人工智能历史上第四次大起大落,这既是人工智能的寒冬,也是教育学的暖春。
除九场精彩的主旨报告外,本次研讨会还增设了论文小组交流和“教育学术论文写作”工作坊。60多位参会者围绕“数智融合下的教育转型理论探索”“智能时代开放教育评价改革”“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创新”“数字平台和资源建设”“开放教育研究报告”等分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第六组论文小组交流
在最后的“教育学术论文写作”工作坊环节,浙江大学翟雪松特聘研究员、河南大学兰国帅副教授、上海开放大学徐辉富研究员从不同视角介绍如何高质量撰写教育学术论文。这些实用的论文写作知识,让参会者从中受益良多。
我要收藏
个赞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