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
-
- 支援核酸检测一线:之江生物即停即检、采检一体自动化移动核酸实验室在上海投用
-
“蓝铠甲”由之江生物研发生产,为全自动P2+核酸检测车,可实现“采与检”一体全自动整体解决方案。当接到采样样本后,设备的核酸提取、混样、扩增全都由自动化设备完成操作,最快3小时可出具一轮采样结果。
2022-03-21 13:36:41
-
-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 与生命科学领域自动化科技
-
模式识别中的人脸识别:为了准确判断是否为同一人,2022年2月22日,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运用人像特征比对、测量比对、拼接比对、重叠比对等方法检验,鉴定杨某侠与董某民结婚证照片、杨某侠在云南第一次结婚照片、网传视频截图杨某侠照片、杨某侠身份证照片、杨某侠近照反映出的
2022-02-24 14:38:53
-
- 解读科技冬奥中的自动化科技: 2022北京新闻中心科技冬奥有关情况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
象自动化:复杂山地气象预报关键技术,精细化程度达到“百米级、分钟级”;借助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先进自动化科技:支撑鸟巢和水立方智能化改造;示范,主要是围绕无人驾驶、100%清洁电力、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自动化科技在冬奥会场景中的集成应用
2022-02-17 12:55:41
-
- 生命科学领域的自动化科技:东南大学刘宏团队研究成果为高通量集成化自动化DNA存储系统的开发打下基础
-
生物电子学是利用生物材料或生物体系结构来设计和制造信息处理机械和相关设备的技术。这一领域利用生物燃料电池、仿生学和用于信息处理、信息存储、电子元件和执行器的生物材料。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是生物材料和小型电子设备之间的互补性和相互作用。
2021-12-08 16:01:39
-
- 生命科学领域的自动化科技:东南大学刘宏团队研究成果为高通量集成化自动化DNA存储系统的开发打下基础
-
生物电子学是利用生物材料或生物体系结构来设计和制造信息处理机械和相关设备的技术。这一领域利用生物燃料电池、仿生学和用于信息处理、信息存储、电子元件和执行器的生物材料。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是生物材料和小型电子设备之间的互补性和相互作用。
2021-12-08 15:54:52
-
- 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自动化交叉学科: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近日,东南大学师生团队成功将该校校训“止于至善”存入一段DNA序列,实现了DNA存储技术的新突破。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
2021-12-02 15:41:41
-
- 可对新冠核酸检测的部分步骤进行自动化处理的设备 上海蓝沙生物和日本不二越共同开发
-
中国医疗初创企业上海蓝沙生物科技和日本精密机械生产商不二越共同开发出了可对新冠核酸(PCR)检测的部分步骤进行自动处理的设备。可以避开手工操作,消除检测员被感染的风险。预计最早2022年2月获得中国的医疗器械许可。之后还将在日本申请许可证,计划进行销售
2021-11-16 14:00:14
-
- 宁夏33项科技攻关项目“硬核”抗疫
-
银川方达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疫情防控与筛查信息系统,实现了疫情防控筛查业务数字化管理。自治区人民医院建立的居家医学观察数据管控平台,形成了健康档案和动态管控统计信息。
2021-11-02 12:20:04
-
-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谢震副教授研究成果获国内首个“合成基因线路精准调控”临床试验批件
-
近年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信息国家研究中心在智能与生命、健康交叉研究方向上持续加大建设布局,在数基生命、中医药现代化、合成生物学等领域产出了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
2021-10-27 14:47:21
-
- 科学家发现脑组织炎症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因素
-
近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题为“Microglial activation and tau propagate jointly across Braak stages”的研究中,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神经炎症-或称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参与了阿尔兹海默病中tau蛋白缠结在新皮质中的扩散,进而导致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2021-10-14 13:24:16
-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
2021-09-30 13:10:09
-
- 钱文峰研究组通过突变特征分析发现新冠病毒的起源与自然过程相符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钱文峰研究组提出一种新的溯源策略——通过鉴定新冠病毒这500多个突变的频谱特征推测新冠病毒的历史宿主。作者首先确认了这一策略运用所需要满足的三个前提假设:第一,细胞环境在不同宿主之间存在差异,会在其携带的病毒基因组上产生宿
2021-09-02 11:28:44
-
- 提升全自动化流程!之江生物以技术力量保障防疫物资供应
-
自疫情发生以来,之江生物集中技术力量攻关,研制了一系列核酸提取、检测的自动化设备,将核酸检测过程中需要人工操作的环节变成部分或全部自动化操作,可自动化进行采样管开盖、关盖,免去核酸检测人员重复性的“拧盖”工作,一次可实现多个样本的转移、核酸提取和自动检测直
2021-08-09 11:17:11
-
- 全球最大规模20座气膜“火眼”亮相广州
-
华大“火眼”实验室是诞生于抗疫过程中的整体解决方案,气膜版“火眼”实验室以阻燃、耐磨、稳定性高的PVC材料作为建筑主材,通过双层气膜形成气拱结构提供负压环境,达到符合BSL-2级实验室的要求。
2021-06-09 11:14:59
-
- 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本月底在渝投用
-
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是由中国科学院与重庆市政府联合打造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项目,总投入约3 72亿元,主要负责采集中国自然人群的生物样本与健康信息并开展基因组等多组学研究,是全国首个百万量级的自然人群资源库。
2021-06-08 10:51:07
-
- 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揭牌仪式暨中医药交叉创新座谈会举行
-
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是清华大学首个校级中医药交叉研究机构,也是全球首个在综合性重点大学依托信息学科设立的中医药交叉研究机构。该交叉研究所依托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建立,致力于打造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清华模式”,力争成为引领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一面崭新旗帜。
2021-05-27 15:03:10
-
-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殷宗军:从事古生物研究十多年 越冷门,越坚持
-
殷宗军介绍,正在申请专利的多样本扫描技术就是一项自主创新。“人工将样本逐个放到样品台上扫描,费时耗力,如果能实现自动化不间断扫描,就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腾出手,大幅提高设备利用效率。”
2021-01-13 11:53:14
-
- 张佐:自动化类专业为各行各业构建“智慧大脑”
-
有志于学习自动化的学生,首先,应当具有较好的数学物理基础,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基础和发展前沿大都构建在数学和物理理论上;其次,要乐意动手实践,不管是强电弱电、计算机软件硬件,还是专业实践、跨学科创新实践;
2020-07-23 11:28:36
-
-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研究团队:自动化设计数千个非重复基因片段用以建立稳定遗传系统
-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HowardM Salis研究团队开发了自动化设计上千个非重复基因片段的技术,可用于建立稳定的遗传系统。相关论文发表在2020年7月13日出版的《自然—生物技术》。该课题组研究人员开发了非重复片段计算器,用于
2020-07-17 11:48:04
-
- “疫情下的生物信息学”线上学术研讨会举行
-
清华新闻网5月9日电5月5日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联合主办的“疫情下的生物信息学”学术研讨会在线召开。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戴琼海院士出席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0-05-12 16:42:01